渔具包用品网

探访松花江畔的独特捕手

06-18

探访松花江畔的独特捕手

寻找对手,然后战胜他——垂钓的竞技强度外界少有人知,业界称其为“用智力、技巧与鱼类做对抗”。

在吉林,这是一个价值亿元的市场。

人类在垂钓方面究竟有多快?42岁的范棉先生曾做出过尝试——1小时内钓鱼300多尾。具体数字他已经记不清了,因为那次比赛的第一名钓了400多尾。

有些细节可以用“肌肉记忆”来描述:鱼竿3.6米,因为追求效率,所以必须“一钩双饵”;要在20秒内完成上饵料、抛竿;确定两条鱼都咬钩随即起竿,迅速摘鱼——在1个小时内重复上述动作。

用范棉的话来说,“纯粹变成一种自然反应”,“头脑还没有意识,肢体动作已经完成了”。

那心理上的呢?“我在和鱼比智力和技巧,看谁能赢”。绝大多数时刻,人类会取得胜利,鱼儿是战利品;而有些时刻,鱼会凭借自然进化及记忆逃脱“猎手”的围捕,鱼饵还会被其吃掉。

范棉从1998年开始钓鱼,而后渐成专业玩家,在吉林地区小有名气。从企业离职后,一家专业的渔具公司邀其加盟。

如今,范棉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绕着垂钓展开:工作上,他是某品牌鱼饵的销售总监,需要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并负责销售;生活中,新开的钓场他总是要去看看——不过,由于钓鱼技巧高超,部分钓场老板已经明确表示不欢迎范棉和他的朋友们光顾。

范棉对此并不介意:2017年,吉林周边新开了30多家钓场,渔具市场也“热得发烫”,其利润达到了20%。业内人士估算,这是一个价值亿元的市场。

115个钓位座无虚席,位于吉林市欢喜乡铜匠村的钓鱼场今日受到钓友的热捧,原因是,“在这里钓鱼,钓得过瘾”。

而42岁的范棉已经很少参加竞技比赛了,但位于欢喜乡铜匠村的钓鱼场他还喜欢来,因为这里的鱼情种类很多,“富有挑战”。不过,他认为,钓场如今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佐证是,“年轻人身体素质好,反应灵敏且没有职业病”。

专注垂钓近20年,“网球肘”(肘部无菌性炎症)、腰肌劳损长期困扰着范棉。而他的一位钓友更加严重——强直性脊柱炎。要知道,这些病征几乎无法得到有效根治,病因在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

与鱼类做对抗,安静是第一要素。业界的看法是,“鱼胆子小,人在岸边走动或做动作,不会咬钩。”另外,钓手安静时才能用手部和手腕的肌肉感受鱼竿的颤动。

人类要想在这场博弈中取胜,安静和损伤似乎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时间成本更加高昂,垂钓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作为一个出色的垂钓者,研究各类鱼的习性是第一步。范棉总结出的经验是,北方的鱼愿意吃腥的鱼饵,而南方的鱼喜好香味。

以此为基础,垂钓者还要研究鱼饵的配方。范棉曾测算,鱼饵的配料有上百种,继而可以推算出的搭配方法则有上千种——根据不同的种类下不同的饵料是钓手的基本素养。

鱼竿、鱼线、鱼漂、鱼钩也遵循“因鱼制宜”原则——其中,鱼竿有3.6米、3.9米等近10个规格;鱼线分粗线、细线,一般而言,鱼线越细,鱼儿越愿意咬钩,但大鱼无法打捞上岸,好的钓手会综合现场各类因素;而在鱼钩方面,作为一个标准的钓手至少要携带6个规格。

剩下的就要交给钓手的技术水平。反应、肌肉耐力、心态调整、经验、抛竿准确度都是衡量钓手的技术标准。

和其他竞技项目一样,有时年龄和赛中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常成反比。范棉回忆,自己年轻时,鱼不咬钩常让其暴躁。而如今自己心理素质已经成熟,身体条件又不复以往。

垂钓的乐趣却一直在加深。

42岁的范棉有着外界难以想象的“狂热”——吉林市区周边的磐石、蛟河等地开设新钓场,他会驱车6个小时前往。

“踏查”钓场场地结束后,他会在钓友群里分享信息。一般在几个星期后,范棉和朋友带着帐篷、炊具、照明设备前来。缴纳数百元的钓费后,几人驻扎数天。

对范棉来说,那是垂钓的至高乐趣:人在岸上,鱼在水中,周边鸟语花香。尤其清晨的钓场,水面会升起雾气,阳光微弱的穿透树荫。

范棉称,在钓鱼时他更了解自然,也更了解内心。

不过,世俗生活往往意味着鄙视链伴随其中。外界一般难以理解钓友的存在:几日前的风沙天气,钓友仍守在水岸。“一群傻子”,外界的评价并不客气。

外界也从物质角度来衡量钓手的存在,比如一人会钓鱼数百斤,让老板没钱赚。对比,范棉和他的朋友们觉得委屈:很多时刻,他们把鱼也贱卖给了钓场老板。

“钓场的鱼并不好吃,一般我们只拿来送人。”范棉说,真正的垂钓手只是喜欢垂钓的乐趣。鱼被钓上来后,大家在岸边烤鱼,“一人一小块”——这是钓手间的友谊。

范棉执着于垂钓近20年,见证着垂钓生意的诞生与勃兴。

由于太过“狂热”,范棉和朋友曾多次奔赴外地参加比赛。奖金千元至万元不等。

眼下,垂钓近乎有些田径黄金赛的发展方向,国内举办的一场国际赛奖金已达到100万级别。另外,坊间还借鉴联赛的积分制,让钓手有排名。

奖金的激励,让年轻选手有了职业化愿景。范棉了解到的内情是,有年轻人全年围绕着各类比赛展开职业规划,年入10万左右。

在吉林市,垂钓的整体市场意味着勃兴。仅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钓场增长率将近100%。入场者有新人,也有行家重新出发。

不过,钓场生意也预示了风险。如何平衡投入(鱼的成本)与产出(钓费),是摆在所有钓场面前的难题。

鉴于此,才出现了部分钓场“不欢迎”垂钓高手的故事。

位于吉林市欢喜乡铜匠村的月牙泉钓场,则专做“高端”市场——邀请业内高手前来,“先把市场做起来”。其老板李先生计划,组织几场“专业”比赛,把垂钓这项活动推广出去。

“生意只是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行业还有更大的发展。”钓场老板与范棉看好行业的未来。

(图片摄于吉林市欢喜乡铜匠村钓场)

来源:我们遇见吉林市

比格犬为什么很少人养

巴西非勒多少钱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