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林我就要来说说产量巨大、为祸人间的机制折扇,一吐胸中的这口恶气! 长久以来,这些三、五十元一把的扇子占据了折扇的主要市场,旅游区,小商品市场,地摊,以及电视剧里,继而渗透到千家万户。光“难得糊涂”题材的扇子就得有多少,想想郑板桥先生在世时候如果签了版权协议的话,就凭这四个字,他的后人应该可以轻松进入中国富豪榜。
差点把“宁静致远”给忘了
在中国,年产机制折扇100万把的厂家不下10家,也就是说每年都至少有10000000把(怕你数不过来:一千万把)机制折扇倾销到市场上。乃至于提到折扇,现在很多人心中的形象就是这些机制折扇。对,别看它们售价只有三五十元,其实利润惊人,成本只要3块钱一把。机制折扇简直就是坏审美的化身,像蝗灾一样肆掠市场,劣币驱除良币,使折扇蒙受莫大耻辱。 说个真人真事,因我喜好折扇,有一次过生日,三五同事一起买了一套售价五百多元的折扇六件套送给我,花里胡哨的外包装上有六个烫金的电脑体书法大字——精品苏工折扇。我打开来尴尬地表达了谢意之后,拿回家放在车库里再也没拿出来看过一眼。
我非常领他们的情,同时也特别心疼他们的钱,但是最让我感到痛心疾首的是他们的审美。好歹他们也是一帮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却还是被垃圾货给蒙了,可见机制折扇已经把人们对好东西的认知摧残得一干二净。 虽然近几年状况稍好,但大部分人还是完全看不起我玩的文人折扇。动不动拿过去耍弄一番,粗鲁地一把甩开扇面,大把扇风。这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有次去公园吃自助烧烤,居然有朋友诚挚地跑来问我借扇子扇火%#&@%&¥……
我家里也有几把机工折扇,谁又没买过呢?我现在恨不得把这些垃圾扇子集中起来,一把火烧掉……可惜我妈不让,她居然护着这些为祸世间的审美瘟疫,我扔了又捡回来,再扔再捡,还教育我“好好的东西,干嘛扔了?” %#&@%&¥……(额....我妈可是亲妈,不能骂)
有不服的人可能要说,你玩的文人扇不就跟LV一样,为了贵而贵嘛,跟便宜的扇子不是一样用来扇凉的。
文人扇是因为本身好而价格相对机制折扇高,但就目前价格而言,远远谈不到贵,相反还偏低,这点小林先埋个伏笔,之后再单独撰文详聊。而且,文人扇绝对不是用来扇凉的,这个观点我已经在之前一篇文章《小林有话说(1)|注意!我的扇子不是用来扇凉的!》里详细解释过,感兴趣的朋友点击前面超链接即可阅览,这里不做赘述。
不服的人可能还要说,你说的那些文人扇还不是因为做扇子的人有些虚名在外,要谈实际做工,未必比机器的精度高那么多。
制扇名家王健
文人扇还远远没有被炒热,制扇师傅还没享受到“虚名”。而且机制折扇跟文人扇不仅工艺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就连选材都完全不是一回事。接下来我就来细细说说。
机制折扇选用的当年砍来的竹子,是毛竹就可以,成批从山上砍下,几个工人把成捆竹子一路拖下山去。劈成臂搁大小的板子,直接晾干后就拿出来制作了。从取材到半成品,算上运输,顶多一周。如此粗糙处理的竹子上有色差和伤痕是肯定的,这又有什么难,染个更深的颜色,不仅什么都看不出来,而且还更好卖。为了避免开裂,大骨索性都做得厚些,可是小骨都是竹肉部分做的,难免开裂,根本一点都不耐用,还得小心别被倒刺扎了手。
这就是所有劣质产品的第一个共性——避重就轻,删繁就简,牺牲品质掩盖缺点。
再来看文人扇,每一个制扇师傅,不管名气多大,都会亲自到竹子产地,再聘请细心有经验的竹农,选取竹龄合适的竹子,砍下来掐头去尾,小心翼翼的用肩膀扛下扇,竹子决不能在地上拖。下山劈成大料后小心蒸煮,悉心晾晒,之后拿回家在专门仓库存放三到五年(名家王健的竹子都是存放八年以上),安心等待竹子稳定下来。之后再一块块挑选不生霉、不开裂、无色差、无损伤的好料。到那时候会发现,能用的料子还不到十分之一。只有经得住时间、阳光、梅雨、寒暑考验的竹片才会被师傅拿来做扇子。这些幸存下来制成折扇的,存世100年也没问题。
先看机制折扇这边,工人师傅将扇坯固定在雕刻机上,通电开始工作,几分钟的时间扇子的大型就被制作出来了,扇头部分只需要在砂带机上打磨三五下就由方变圆,分检的时候若有实在看不过去的毛糙,用粗砂纸将有毛刺的地方快速粗暴地打磨一下就行。
常见机制折扇粗糙的做工
你们“计几个儿”看差距吧
小骨也是用机器快速劈下来的,每片误差1mm以内就算合格。最后用机器打上铜钉,每一把都是一个力度。一把扇子从下料到成品,不在十分钟内完成,就算误工啦!所以当你拿到成品扇的时候,说它工艺粗糙,那是侮辱了“粗糙”这个词。
这就是所有劣质产品的第二个共性——速度和产量永远是第一位,品相可以被无限牺牲。
而一把体面的文人扇,原材料陈化的拿三五年不算,手最快的师傅也要高强度工作一周,才能完成。首先,为了确保大骨上每根细小的竹纤维都丝丝分明,师傅要极其细致地刮去青皮,染色是绝对禁止的,所以有伤就算败笔,就卖不上价钱。去皮之后,制扇师傅就开始经历面壁一样的构思,通过精确的计算和仔细地勾画,确定下形制。然后凭借手和刀的配合,由粗到细将形状修到最准确的地步。
做小骨也不能马虎,每片小骨都是带着青的,确保韧性和光泽度,厚度误差在10丝以内,注意单位,1丝=0.01mm。接下来的打磨工序,与其说是跟竹子较劲,不如说是跟自己较劲,从800目一直用到2000目的砂纸,直到每一片竹子都呈现均匀统一的镜面光为止。
特别要提一下,上海老金师傅的合青小骨可以做的和单青一样薄,根本看不到粘贴的接缝,最近的新款还精益求精,做了小骨刮宓,我的天哪!
老金合青小骨里面的暗记
最后要根据每把扇子的状态,认真的烫好扇钉,穿好扇面,几番开合没有为题后才算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前后一共10多道大工序,用到30多样大小功能不一的工具。这还只是完成了一把基础工艺的文人扇,如果再来点装饰,又比如合青,倒角,镶嵌,刮宓,雕刻,扇面的书画……
机制扇根本谈不上设计,统一图样,统一生产。不是千篇一律的问题,而是由于简化工艺,牺牲工序,让所有机制扇天生一副侉样。笨重,肥胖,呆板,因为哪怕稍微好看一点,都意味着成本的溢出。 而每一把文人扇,以现在的市场价格而言,可以说大多是不计工本地在制作。折扇本身结构极简,这也是让我着迷的原因之一。而在极简的结构上玩出花样,玩出高杆,玩出个人风格,就尤为不容易了。
制扇艺人们在每一根线条的美感,每一道工序的完美程度,每一处的结构比例的精巧程度,每一个装饰方法的运用,乃至于握感,打开合上的手感,等等细节上玩命角逐。每一个成功的制扇艺人,在每一把成功的文人折扇上耗费的脑细胞,都很惊人。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衷心希望有一天大众的审美拨乱反正,让机制折扇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让出市场份额,养活更多的优秀制扇艺人,让玩家能买到更精美的文人扇。
原创文章,转载请申明出处。
—想越玩越精,就订阅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