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安县八龙山
原吊湾乡境有秦安名山—八龙山,根据记载和先祖口口相传,因为此地出没八条龙,便名为八龙,而今写为“把龙山”,实际为错误书写,今有村名曰“把龙”。
新版《秦安县志》援引《明秦安县志》西北六十里曰八龙山。其山八阜,回合如龙,其龙如羁如御,八龙之麓、古有寺、因名寺嘴,今废。
为何会称呼为八龙,实际上当你站在大神仙梁高圪垯梁处,俯瞰八龙沟,你不得不感叹古人用词之妙。山之“八阜”,在周围高岭间,直奔“窑院儿”而来,使村子在山水盆地间。“回合”一词,恰如其分在说明了“避风聚气,藏砂纳水”的风水宝地的地势特征。明朝时期八龙山为秦安县51堡之一。
再次说明一下,八龙沟村现在书写为把龙村,因为政府有关人员和错误口误相传,导致错误书写记载,村名称恢复“八龙”才能恢复其历史本来的面目,也能够是的八龙山这一秦安县名山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面目和文化意义。
二、郭嘉镇窎湾
最早出现于清道光《秦安县志•建置志》:魏家店领庄三十有一:任家山、杨家窎湾等。根据记载相传公元1862年以前,该村叫大湾村,清同治三年秋,本村李保安避贼舍子抱侄,此义举激励当地人民,并传到皇帝耳朵里,命官同当地政府授“心同伯道”匾,该匾至今还挂在李氏家中,从此改大湾村为鸾湾村,现用“吊”字是错误书写、因为政府有关人员和村民的错误书写导致用笔画较少的“吊”字代替了笔画繁多的“窎”字。
清道光时期,秦安县辖八大镇,杨家窎湾为魏店镇31个领庄之一。“窎湾”前冠以姓氏,因该村庄杨姓李姓居多之故。
可见,窎湾因其地形狭长,望之深远,处于神仙梁之湾而得名。窎读diào,因笔画繁多,后世遂用同音字“吊”代替。此种写法,失去了“窎”字应有的本义。
原吊湾乡位于秦安县城西北30公里,大神仙岭在境内绵亘数十里。神仙岭因唐代秦系在此采药,世人目之为神仙而得名。清光绪《通渭县新志》称为秦仙山,俗呼神仙岭,记云:
石峰秀峻,下有洞,前有独木桥,即秦系采药处,今无考。其山绵亘七十里,中分二支,一支至秦安四癸山,为大神仙岭;一支迤南至秦安郭家镇,为小神仙岭。
大神仙岭自郭嘉镇寺咀村向西北延伸至通渭县碧玉镇,北纳神川(魏店川),东瞰元川和阳兀川,主峰高圪垯梁,海拔1863.4米,有寺(咀)魏(店)公路沿仙岭而过。
明代,大神仙岭一带地广人稀,水草丰茂,植被良好,适宜畜牧。嘉靖《秦安志》云:
西北四十里曰神仙山。其山自阳兀川以至闭门关(编者按:今通渭县碧玉镇),沿岭低昂约六十里,故亦曰神仙岭。其上草木荟蔚,冈峦辽廓,居民虽少,然其地宜畜牧。
三、鸳鸯坡
据县志记载宋朝崇宁年间(公元1101——1103)建村时有两个南方官人来村寻地理学,在大神仙梁将两个鸳鸯埋在这里,从此起名为鸳鸯坡。据嘉靖《秦安志》,县境内有鸳鸯等鸟兽。虽未明确记载鸳鸯产于县境何处,但结合大神仙岭一带的地名,可确认吊湾就是鸳鸯的栖息之地。
吊湾村以北数里,有村庄名曰“鸳鸯坡”。相传,从前此地有一对鸳鸯,朝夕相伴,形影不离。一日,雌鸳鸯被老鹰啄死,雄鸳鸯守护尸体,不食不动,悲鸣不已,居数日而死。居民哀其贞节,葬二鸟于山坡,故名鸳鸯坡。
行文至此,八龙山名称的标注,把龙村之“把”的错误书写,应该改为“八龙村”,吊湾之“吊”字,应该改为“窎湾”,月阳之“月阳”二字应该改为“鸳鸯”,才能恢复以上三个地方历史面目和当地文化知识底蕴,给广大人民群众有个历史本来面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