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揭秘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之谜

06-10

揭秘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之谜

在一次拍卖会上,看上了这枚三铢。拍卖的价格一直往上走,但不依不饶还是把它拿下了。

西汉纲目钱三铢

背面是朱砂锈

三铢是西汉的纲目钱,一直很喜欢但也一直没有下手。这次拿下的价格不便宜,但心痛之余,更多的是兴奋之情。三铢有故事,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西汉初年,百废待兴。在通行货币方面,依然沿用的是秦朝的半两钱。特别是当时允许民间私铸钱币,钱制几乎没有统一规格,每枚半两各不一样,以致出现了重仅一克的荚钱,甚而还出现了剪边半两。

榆荚半两直径仅为12.2mm

榆荚半两重量仅为0.4克

钱制混乱必然导致经济混乱。汉文帝意识到以后,决定有所改革。

第一次改革: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改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钱文依然为“半两”。制作比较规范,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的直径多为2.4-2.6厘米,重在2.2-2.8克间。因其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后期,有人发现该钱无内外廓,有空子可钻。“用锉刀从钱背或钱穿锉刮铜屑,积少成多,以铸新钱。”结果市面多轻薄之钱,新一轮货币贬值来了,物价上涨。

第二次改革: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停铸半两,开铸“三铢”钱。“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史记·平准书》)“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一铢等于0.673克。(此处待考)“三铢”也就是约为2克重。可是仅仅是过了一年多时间,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便废止了“三铢”。为啥?汉武帝多年来频繁发动战争,国库空虚,欲简单通过更换货币缓解财政危机并非良策,尤其是私铸盛行,劣币大量充斥市场,造成货币混乱的局面。“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汉书·食货志下》。据考证,“三铢”钱还复活过一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铸三铢钱。第二年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果断决策,废行较轻的三铢钱,更铸五铢钱。于是,三铢钱成为了中国货币史上探索过程中流通时间较短的货币之一。五铢钱流传近七百年,并影响到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初等朝代和时期,是世界历史上流通时间较长、流通区域较广的金属货币。

三铢的“三”字三横等长

“铢”字的“金”旁上呈三角形

三铢钱在从半两钱制向五铢钱制演变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专家认为,三铢钱就是进化最成功的五铢钱的母体。

三铢钱铸行时间短促,存世量稀少,相当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据所见报道,1999年7月,一收藏者从据说出自于洛阳偃师市西石坝某砖厂的5公斤约1900余枚各式西汉四铢半两钱中,发现了3枚三铢钱。2013年10月,枣庄市博物馆在对馆藏的38107枚古钱币拣选、整理时,仅发现1枚三铢钱。

我拿到的这枚三铢钱,轻薄的身材里竟然蕴藏了如此厚重的历史,确是令人珍爱。

斯里兰卡宝石证书

黄山毛峰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