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江南韵味浓厚的绍兴:千年名城的绚丽画卷

06-26

江南韵味浓厚的绍兴:千年名城的绚丽画卷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为了积攒实力一举覆灭吴国,命范蠡在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兴平原上,修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山阴小城,由此奠定了绍兴城的基础格局

公元1130年,南宋第一任皇帝赵取“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丕绪”之意,将越州改名为“绍兴”,并赐额“大都督绍兴府”,使“绍兴”二字第一次出现历史中

1924年,日本人为收集情报,创办了《亚细亚大观》画社,前往各地拍摄照片,其中有3期,就是专门介绍了绍兴的风土人情。笔者精选复原了20张照片,让大家回味一下百年前的绍兴。

1927年,绍兴城南的东郭门

绍兴城城共有4座专用水门、分别是植利门、东郭门、水偏门、都泗门,全部用东湖条石砌成,坚固异常。

1927年,绍兴迎恩门

当地人称“西郭门”,据《会稽志》记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钱镠率兵至越之迎恩门,望楼再拜而谕之,盖此门自唐有之。”可见迎恩门有1200多年的历史。

如今,复建后迎恩门通体青砖铸就,城楼还有飞檐斗拱的亭阁,气势更加雄伟。

1927年,植利门

1930年为扩展交通而拆除,如今大概位置,在环城南路上南门桥附近

1927年,飞机航拍绍兴城

从空中看去,城内的民居和店铺,都保持着古典的中式风格,不愧是千年古城

1927年,兰亭

位于兰渚山下,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这里以文会友,写下了千古第一行书《兰亭序》

1927年,绍兴城内的晋源坛行

这是一家专酿黄酒的酒行,地上摆的坛子就是著名的“诸暨酒坛”,用松枝烧制而成,储存黄酒最为适合。

1927年,绍兴东浦的一段


1927年,禹王庙


1927年,大禹陵

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距离绍兴城区约4公里,既是大禹的长眠之地,也是人们举行公祭的地方

1927年,绍兴城内的一条小巷

一水一舟一古树,一墙一瓦一老街,潺潺的流水,荡漾的乌篷船

1927年,三江闸

位于彩凤山和龙背山的峡口处,全闸一共有28个孔洞,总长达到了108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挡潮排涝的古代水利工程


1927年,绍兴城南的一段城墙

巍峨城墙和碧绿的江水相映成趣,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

1927年,会稽山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曾册封五镇山,分别是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其中,会稽山文化底蕴深厚,山上风景秀丽,被誉为“越中八景之首”

1927年,绍兴郊外

远处是高大雄伟的城墙,近处是造型精致的牌楼和晃晃悠悠的乌篷船,虽然是郊外,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韵味


1930年,绍兴柯桥镇

以水为脉,用三座古桥将水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形成了独特的“三桥四水”格局,自古以来,就是繁华所在

1930年,柯岩

三国时期,这里是东吴的一个大型采石场,经过18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1930年,绍兴秦桥

位于东湖之滨,相传秦始皇南巡吴越时,曾在此处停车歇马,故得名“秦桥”

1930年,绍兴流觞亭

1700多年前,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就是在流觞亭旁,以“流水推觞”行酒令

1930年,府山和望海厅

当地人也称“卧龙山”,和范蠡齐名的越国大夫文种,死后就葬于此山。山顶那座凉亭就是望海亭

1930年,柯山村保卫团

虽然是个舞枪弄棒的地方,但绿草茵茵,环境清幽,更像是一名隐者的房屋。


看了这些90多年前的照片,让人感叹时光荏苒的同时,也不禁感慨,绍兴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不愧是千年古城,梦里水乡!

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山一水,无不展示着她的典雅与韵味。正如古诗所云:“鉴水之畔,越地之上,人间仙境,不过绍兴”愿这座江南明珠越来越好!

宠物火化炉

鬼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