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御花园中的奇异石头:木变石、太湖石、英石和钟乳石

10-25

御花园中的奇异石头:木变石、太湖石、英石和钟乳石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周乾

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的北部,明清时为帝后休憩的场所。其景观特色之一,就是园林内点缀的奇石。它们种类丰富,有木变石、太湖石、英石、钟乳石、纹理石、珊瑚石、灵璧石等,这些奇石源于自然,却又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为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变石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部)前的庭院内,有一块木变石。该石高约1.3米,宽约0.18米,坐落在高约1.1米的圆盆形石座上。其外观类似于被切开的树干,正面平整,背面呈弧形。石材表面纹理清晰,与周边细小的斑片巧妙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块木变石是清代时,黑龙江将军富僧阿进献给乾隆帝的礼物。乾隆帝命人将其放在御花园,并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在石块正立面刻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乾隆帝在诗中特地说明:吐鲁番、哈密等地的官员几乎每年都要进贡木变石,但是每块木变石的尺寸很小(不足一尺),只能当磨刀石;但这块木变石不一样,不仅尺寸长、体形大,而且表面尚有清晰木纹,敲之又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因而是一块难得的木变石。

木变石

木变石上的乾隆御笔

木变石的形成,主要源于树木与泥沙之间的交代作用。“交代”为化学变化及置换作用,即原有矿物分解、新矿物同时生成的过程。树木因地质或气候的变化而被推倒,并进入河湖的泥沙中。在成千上万年的地质时光中,密封在泥沙中的树木以水为媒介,与周边的矿物质产生交代作用,使得二氧化硅等物质取代了树木的组织结构。

英石

钦安殿围墙的西门外,有一块英石,此英石为深灰色,体量较大,质地坚硬,形体较薄。石高约1.5米,最宽处约1.4米,最厚处约0.3米,坐落在高约0.4米的长方形底座上。其整体表面呈扁平状,造型有空灵幽静之感。从外形来看,此英石犹如一只蹲坐地上、昂首前视的母鸡,鸡胸、鸡喙、鸡尾分明,但鸡冠不突出。鸡的头部、背部表面粗糙,有大量细小的蜂窝,但其头顶、背顶各有圆洞一个;胸部有若干竖向弯曲的凹槽,或为长条状,或为叶形,尺寸大小不一,最宽约为0.05米,最深处约为0.1米,最长约为0.3米。此英石表面的褶皱干练有力,少有因风化而出现的松散颗粒或粉末。需要说明的是,此石的孔洞及外轮廓边缘均有人工錾削的痕迹,下部以灰泥与汉白玉底座粘牢。整体来看,此英石气势宏伟,造型美观,为御花园中难得的赏石精品。

钦安殿围墙西门外的英石

英石产自广东英德市英山,是一种天然赏石。英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其主要特点是溶洞众多,因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加以风化作用而形成。英石表面坚硬、有锋棱,有的敲击之音如金玉般,为园林中假山或盆景之佳品。

太湖石

琼苑西门位于御花园的西南角,是西六宫夹道通向御花园的入口。琼苑西门靠近夹道的一侧,有一块太湖石。此太湖石体形硕大,高约1.6米,最宽处约1.2米,坐落在高约0.93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石头呈灰白色,左侧下部凹进,右侧端部近似竖直状。其造型符合“瘦、漏、皱、透”的特点。“瘦”是指石头体形纤瘦、富有曲线,“漏”是指石头玲珑剔透、涡洞相通,“皱”是指石头体态起伏,凸凹有变,“透”是指石头纹路直通、浑然天成。相应的,此石整体棱角分明,造型独特;孔洞遍布石身,尺寸较大,且多有贯通;各部位凸凹相间,犹如犬牙交错;石头尽管为风化形成,但表面纹理较为清晰,粉末状部位较少。而从人文意蕴角度而言,此石虽为自然形成,但坚硬的质地给人“古拙”之美,遒劲的形态赋以人阳刚之感,表面的“皱”又产生类似水波的视觉,给人以山水环绕、动静相宜的遐想。

琼苑西门外太湖石

太湖石主要源于我国华东太湖地区。湖水中的石灰岩经过千万年的波浪冲击,石中裂缝经溶蚀逐步形成嵌空的石块,此即太湖石的形成过程。唐人吴融撰《太湖石歌》载:“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太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采石方式。

钟乳石

天一门(位于园内正中)前西侧有一块钟乳石,高约1.5米,最宽处约0.95米,坐落在高约0.7米的圆瓣形须弥座上。其块体较大,颜色以灰色为主,个别部位泛黄且呈松散状。石块底部与底座之间,有细碎卵石嵌缝。此石远看,左凸右凹,下大上小,犹如一犬侧头而坐;近看,尽管石块表面有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的凹陷或洞口,但并无“瘦”、“漏”、“透”等特点,这些凹陷应该是水滴作用或碳酸钙自然沉积而成。令人惊奇的是,石块右侧有若干个尖状凸起的部位,犹如一根根竹笋拔地而起,其形象自然而又逼真。从神态来看,此石虽为静物,因其极具特色的造型,却给人十足的灵动感。在御花园中安放此石,不仅点缀了园林的景观,而且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天一门外西侧的钟乳石

纹理石

天一门前的庭院西侧,有一块纹理石,其纹理形状犹如一名古人朝北斗七星作揖,因而又被称为“诸葛拜北斗”石。“诸葛拜北斗”石整体为上大下小,呈僧帽形,高约0.7米(含假山形底托),最宽处约0.66米,坐落在高约0.45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岩石正面的颜色以褐色和灰色为主。褐色区域位于岩石正面的右侧,呈竖向宽条状,似乎把岩石从左往右分为“灰—褐—灰”3块。中间褐色区域内的下部,有若干灰色的小圆形,组成一个类似北斗七星的形状;左侧灰色区域的下部,有古人拱手、面向北斗七星作揖的褐色形状。上述天然纹理形成的造型,与《三国志》中诸葛亮拜北斗七星续命的故事相似:诸葛亮长年征伐劳顿,自知寿命殆尽,因而设七星灯阵,每日祈拜延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北斗七星”掌管人的死亡)。“诸葛拜北斗”石为自然形成的纹理,但又与古代历史有巧合,因而增添了这块石头的人文特色。

纹理石之“诸葛拜北斗”石

珊瑚石

天一门前的庭院西侧,与纹理石相对的位置,有一块珊瑚石。由于其外观犹如成百上千条海参凝聚而成,因而又被称为“海参石”。此“海参石”高约0.65米,最宽处约0.75米,底部最厚处约0.15米,坐落在高约0.45米的长方形须弥座上。从单体外观看,每个珊瑚石的长度相近,体形均为中间粗、两端细并略带弯曲的管状物,且表面密布米粒大小的颗粒物,与海参的外形极其相似,不由令人感叹自然造物之奇妙。

珊瑚石之“海参石”

“海参石”为珊瑚石单体互相粘连而形成,其数量众多,色泽鲜明,彼此之间纵横交织、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灵动感。从整体造型看,“海参石”外轮廓近似扇形,又犹如大量海参组成的一个插屏,形成御花园中的一处别致景观。由于珊瑚单体堆积的方式为自然而成,因而并非处处密实状态,部分珊瑚的堆积处形成孔洞,增添了视觉上的欣赏乐趣。

灵璧石

钦安殿围墙的东门外,有一块灵璧石,高约1.95米,最宽处约1米,最厚处约0.5米,坐落在高约0.45米的长方形汉白玉石座上。从造型来看,该灵璧石类似一个做怀抱姿势的人形,头、身、手、足等部位较为明显。其左端、右端及背面因人工切削而呈竖向平面状,正面则有若干沟槽,在竖向、斜向把石头分成若干部分。这些沟槽的痕迹,均为水流冲刷而形成,似乎是山中的沟壑,给人在视觉上以曲折、深邃及幽静之美感。石头底部与石座间,有很多细小的卵石用以嵌缝,不仅有利于石头的稳固,而且增添了欣赏的雅趣。

钦安殿围墙东门外灵璧石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灵璧石因敲之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因而又被称作磬石或八音石。而我国古代打击乐器之“磬”,有的就是以灵璧石为主要材料制成。195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的虎纹石磬,就是用灵璧石制作,其磨工细腻,音色纯美。灵璧石为我国古代园林造景中难得的点缀物,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如北宋苏轼多次去灵璧县赏玩,并留有《灵璧张氏园亭记》等佳作。故宫御花园中灵璧石极具特色的造型特点,增添了皇家园林的艺术氛围与欣赏情趣。

图片 周乾 提供

大中通宝背五福

珍珠鱼魔鬼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