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中国国际珠宝展,有两件体量巨大、工艺精湛的水晶雕刻作品颇引人注目。其中的一件水晶雕刻作品《盛世金龙》,更是获得了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金奖。客涵为此找寻到获奖者关东秀女士,请她谈一谈对于这份耕耘收获的真实感受。
水晶,古称水精、水玉、千年冰、玉晶等。水晶以晶莹剔透的外观和莹澈之美,为人所宝爱。从物理性质上来说,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硅酸盐矿物晶体,是石英的完全结晶,晶面呈六面角柱状,柱上有平行横纹,多呈簇生状,其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摩氏硬度为7,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纯净的水晶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则呈现多种美丽的颜色。这是矿物学上有关水晶的界定,也是水晶收藏和研究者的共识。
由于水晶雕刻艺术品的流传历史悠久,我国形成了属于东方的水晶审美观。后人沿着这条脉络,不断继承与发展,逐渐涌现出一批水晶雕刻行业的领军人物,关东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关东秀,于1991年前往巴西圣保罗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热爱,关东秀结合巴西当地水晶矿藏丰富的情况,开始了探索水晶矿石资源的历程。1996年,关东秀将水晶矿石原料进口到中国,可以说她是中国最早进入巴西水晶矿区的开拓者,也是最早将巴西水晶矿石进口到中国的人物。同时,她努力钻研水晶艺术品雕刻技艺,本着“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结合市场需求,设计并加工出大批的水晶雕刻艺术品,其中一些设计优美、雕刻精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玉器雕刻艺术品大赛中取得重大奖项,被世界各地的众多藏家青睐和收藏。由于关东秀为中国水晶市场的发展和崛起做出了贡献,行业里便对她冠以“水晶皇后”的美称。
此次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关东秀送展的《盛世金龙》获得金奖。兴奋之余,她愉快地接受了专访,展露出对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由衷热情。
关东秀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器珠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古玩文物艺术协会理事、水晶专业委员会鉴定专家 ,东海县水晶业商会副会长、北京分会会长。
Q前面三年对成功的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谈谈您的个人成就,谈谈您的心灵感受。
关东秀: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我个人来说,疫情让我的工作节奏放慢了很多,少了很多业务上的工作和往来,反而在很多时候能够静下心来,更加仔细地专注在水晶雕刻艺术本身。这并不意味着松懈和停滞,相反,我在这疫情三年每天读书,研究的时间更长,经常学习到很晚。正是因为不断地探索,我对水晶雕刻中的艺术融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也对未来的方向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们传统的水晶雕刻中,往往通过一些较为具象化的处理手法进行雕刻和设计,线条优美,层次分明,同时也富含文化底蕴和内涵,的确属于水晶艺术中的佳品。比如对各种禅意文化的融入,以具象的造像艺术作为对象进行诠释和雕刻,工艺精美,技术精湛。但在疫情三年中,我也不断琢磨如今先进的西方雕刻文化,其雕刻往往十分简洁,用利落的几何线条传递着水晶的内涵,虽说没有非常具象的涵义,但也有一种形式美和水晶融合。这几年不仅让我更加静心思考,也看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在今后的水晶雕刻艺术的传播中,我将更加努力,去磨合,去融合,去传递艺术的本真。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心灵感受”吧!
Q请您结合工作履历和性格特点,谈一谈是如何与水晶雕刻行业结缘的?这里面又有哪些趣事属于偶合或传奇?
关东秀:我是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当时以为我今后应该会从事与心理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就在1991年继续深造,前往巴西圣保罗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正是因为来到巴西,在一次偶然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巴西的水晶展品,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水晶的魅力和气质,“莹洁晶光,如水之精英”,“几度夜深寻不着,琉璃为殿月为灯”,这些诗句真的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就已经深深地为之痴迷了。从那以后,我几乎跑遍了巴西从南到北的所有矿山,从巴西南大河州的紫水晶矿山,到巴伊亚州、巴拉那州、米纳斯吉拉斯州等白水晶和发晶矿山,只要听说哪里有水晶矿,我都会亲自到水晶矿口,甚至和当地矿工共同开采。也正是在这些实践学习中,我了解了大量关于水晶的专业知识,并且结合巴西位居全球第一的水晶矿脉资源,有了将巴西水晶矿石原料进口到中国的想法。1996年,我将第一批巴西水晶矿石原料引入中国,成为了我国最早进入巴西水晶矿区的开拓者,也为后续我国水晶市场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
1997年,南美东秀水晶艺术品公司成立后,我知道自己不仅满足于水晶的对外贸易,更迷恋的是水晶的韵味——我国传统文化中称水晶为“水中之玉”,水晶同玉器一样,一直就深受人们喜爱,只是局限于技术和工艺,水晶艺术才较难发展。因此,我不断钻研水晶艺术品雕刻的业务,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最早在原料采购、水晶雕刻加工和销售业务方面均有涉猎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为了让水晶文化艺术得到更好地传播和推广,我主持编纂了《水晶漫谈》,以书面聊天的形式,向水晶爱好者解读天然水晶的相关知识,带领爱好者们在认识水晶并拥有水晶的同时,认识这“石”中精灵,与“石”俱进!据闻,此书已成为水晶行业的重要参考文献。
Q您的兴趣爱好都涉足哪些门类?您的艺术创作都涉及哪些场景?请陈述与行业内其他人的不同之处,畅想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东秀:我在生活中和大家一样,热衷于旅行,当结束一个工作项目后,我也会给自己一个“呼吸”的时间,去旅行,去感知世界的美好。旅行是一次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旅行中做减法,不是为了获得,而是学着舍得。同时,在每次的旅行途中,我也会去不同的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吸收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这些艺术的沉淀最终都会反映到我的作品里。比如有一阵子去敦煌旅游后,我被当地的雕像和石窟等文化所震撼,萌生了将石窟艺术与水晶雕刻艺术进行融合的想法,所以那阵子就会特别痴迷水晶造像,想将自己在旅行中的感悟进行融合,并将其运用到水晶雕刻中去。
一般来说,我的水晶雕刻艺术创作的场景非常广泛。有非常具象的人物描绘,也有很多艺术化的创作和结合,可以说并没有刻意地去遵循某些原则。更多的是通过对于水晶本身质感和色彩等进行分析,寻找适合不同水晶特性的雕刻场景和方向。对于水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从水晶雕刻的技术、工艺、工具等硬件发展条件来看,水晶雕刻设计理念都将在信息化社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下发生较大变革和更新。
Q现代水晶雕刻行业经历了哪些变革?雕刻技术发生了何种变化?比较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异同,从长期发展来看,您倾向于什么样的市场模式?
关东秀:现代水晶雕刻行业的变革主要是随着玉石雕刻工具和相应的技术发展而发生的。因为水晶的质地坚硬,自古以来雕琢的工具较为落后,一直影响着水晶文化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晶雕刻行业基本都是用人工转动铁制工具配以天然金刚砂加水来进行的,费时费力,对于雕刻的艺术水平和复杂程度具有较大影响。随着工业科技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晶雕刻工具不断改革创新:电动机与电镀金刚砂工具的出现、不同磨头形状和材料的更迭、固定的横轴座机转化为手握的电子机,甚至是手柄夹工具从直柄更新为曲柄等工具中的细节创新,都带来了水晶雕刻技术极大的突破和发展。雕刻者不仅将传统的阳雕与表面雕刻的方法改进为利用水晶透明性质进行内雕、凹雕、背雕、阴阳结合雕,还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设计造型传递水晶的灵动和剔透,体现其“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意境和美好。
西方国家在工业技术上的起步比我们早,尤其是对于人造水晶的发明和利用。由于人造水晶的可塑性和便利性远胜天然水晶,所以,西方国家的水晶工艺品基本上都是利用人造水晶。而我国的水晶作品雕刻时,首选都是天然水晶,这缘于我国人造水晶相对发展较晚,更重要的原因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玉石文化的重视和喜爱,以及对于纯天然材质的认可和价值取向。
目前来看,我国的水晶工艺制品及艺术品,无论是天然水晶制品还是人造水晶制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都远不如西方国家。目前我们的主流市场还是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追求将会兼具艺术化和个性化。由于天然水晶的每一件作品都因成分不同独一无二,有着更高的稀缺性和不可再塑性,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融合越发紧密,中华文化的不断输出和传播也会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水晶艺术品中的思想和内涵,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爱好者或是收藏者认可中国的水晶作品。
Q从世界视角审视,中国的水晶雕刻技术有何发展优势?未来前景如何?其与传统玉雕的距离是否渐行渐远?
关东秀:我国的水晶雕刻是一个不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艺术共同组合的过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是“中国概念”与“时尚流行”相互融合,这也是中国水晶雕刻技术走向国际化路线的必然路径。我认为,这不能说是与传统玉雕渐行渐远,反倒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和雕刻技艺精髓进行融入。虽然现代水晶雕刻技艺得到全面的传承和创新,比如水晶雕刻能够将哑光与光线结合,填补传统水晶雕刻的历史空白,但是雕刻手法中的整体构图、虚实对比、意境融入等却是与传统玉石雕刻一脉相承,延续发展的。
我们创作水晶艺术作品,纯粹的技术表现不能称之为艺术,好的艺术作品应是灌注了创作者的思想和灵魂,甚至是一个时代记忆的。这其中离不开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感悟,更体现几千年传统文化对创作者的影响。哲学是古今通用的,天然水晶雕刻艺术可作为传承中国哲学思想的载体,中华文明中有很多题材都可用到天然水晶雕刻创作中。通过对天然水晶的精细切割,创作者便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天然特点而雕刻出具有美感的水晶作品。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水晶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中蕴含民族文化优势,丰富的文化元素是水晶雕刻艺术的灵魂所在。创作中,在保存天然水晶的外观之美同时,只有赋予作品深厚的国学文化内涵,通过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势,才能让晶莹剔透的文创产品更有灵魂。
Q您被赞誉为“水晶皇后”,于水晶工艺美术全产业链了熟于心,请谈谈水晶雕刻技术带给您的改变,这种改变又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关东秀:水晶艺术品是有着自己的生命力的,每一块天然水晶的独一无二,意味着在雕刻时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甚至是每一个衣服的褶皱、每一根头发丝等,都需要认真地推敲和琢磨。要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就不能一味效仿,要学会“古为今用”,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天然水晶雕刻艺术的风格应该多元化,在雕刻题材和雕琢手法上也可以“洋为中用”。
作为水晶雕刻工艺品的创作者,一方面要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关注国际潮流。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善于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宝贵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简单累积,而是要将新的设计理念、新的造型艺术与之重新组合在一起,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的碰撞中,吸收融合东西方艺术的特点,碰撞出火花,从而更好地去表现和弘扬传统文化。
水晶雕刻作为现代雕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的发展与社会的趋势密不可分。我们在延续传统技法的同时,也可以将西方设计思想中的关于点、线、面的创作手法与之进行融合,运用出写意、夸张、变形、抽象等创新技术,共同开拓水晶雕刻艺术新天地,这也能给社会和文化艺术带来更多的发动。
Q年轻人是各个行业发展的生力军,面对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迭代与淘汰,如何留住老一代的手艺,对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又有哪些建议?
关东秀:水晶雕刻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对这门手工艺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工艺传承,是对古法制作技艺和匠心的延续,其中也是对灵动自然的再创作。当然,伴随社会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水晶雕刻也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更多的年轻血液进入,与我们老的手艺人和创作者携手创新,为创作注入时代的审美理念,并在选取主题、结构、元素等多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化的打磨,使传统特色文化的风格中展现现代技艺的力量,为艺术增添时代色彩和活力,使水晶雕刻艺术作品在传统的和时代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属于当下甚至是超越当下的精神文化气质。所以,对于年轻从业者而言,传承匠心手艺,守护传统文化根脉,就更需要能沉心静气,在水晶雕刻的世界中更好地感知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结合时代发展创新,这样才能在水晶雕刻的发展中更好地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并使我国水晶雕刻艺术能够屹立在世界水晶雕刻的历史潮流中。
Q思索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策略,研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向,如何在水晶雕刻艺术里展露出文化自信?如何在传承发展中引领时代新潮?
关东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水晶雕刻作为一门传承已久的手工技艺,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是非常广博的。一个优秀的水晶雕刻艺术品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能向大众传递传统文化的精妙。水晶雕刻作品中能够展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山水文化;流露出寄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祝福和祈愿;也能蕴藏“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内涵和意境:这些都是五千年中华文脉赓续中的智慧结晶。水晶雕刻艺术品晶莹剔透,与佛家文化心无杂念的境界暗相契合;其灵动自然,又与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息息相通。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在水晶雕刻艺术品中,体现的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对中国时代精神、现代审美的熔铸。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深入挖掘水晶文化的内涵,勇于创新,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才能使水晶雕刻艺术品在不断的发展中起到更好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中华文化元素都将在不断的提炼和创新中,通过水晶雕刻创作者之手,借由雕刻作品得以表达,并不断提升水晶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和文化价值。这也成为水晶雕刻艺术品中展现文化自信、引领时代潮流的关键点。
Q此次您有两件体量巨大、工艺精湛的水晶雕刻作品送展参赛,其中一件还获得了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金奖,很希望了解您对于认识大赛、获得奖项的真实感受。
关东秀: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是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的专业赛事,我了解是在2004年首次设立的。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的玉雕人才”为宗旨,参赛作品呈现出题材涵盖面广、艺术水准高、文化底蕴深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我国当代玉石雕刻的整体水平、时代潮流与创新水准。多年来,大赛致力于推广和弘扬中国玉雕文化,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中来。在大赛获得奖项,对个人是一种肯定,能让人更确定未来作品的走向,也会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好的信心基础。
回想在2004年中国国际珠宝展上,我们的展台正好位于天工大赛展位对面,有机会欣赏到那么多让人赞叹的优秀作品,激起了我努力创作的决心。2019年,我的天然黄水晶雕刻作品《海底世界》参赛,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赞赏并获得金奖,这给了我极大的创作信心和热情。今年参赛的水晶雕刻作品《盛世金龙》亦是博得专家评委高度认可,让我再次获得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金奖。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感谢朋友、同事、行业专家的支持和鼓励,这会使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同时,这份荣誉也是对我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提醒,带着这份提醒,希望未来我能通过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启示,并通过创作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感谢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感谢专家评委为大赛组织和评选活动的辛苦付出,我看到他们都富有极强的专业精神。祝贺所有在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上获得奖项的设计者、制作者和送评者,希望大家能够更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鉴别水晶的真伪
水晶是石中精灵,纵观水晶制品发展史,其制作和使用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了一定地位。至今,仍有人受其纯洁和明净之吸引而继续收藏。近来水晶市场鱼龙混杂,不少合成水晶甚至是玻璃制品混迹其中,令人望而却步。大家只要掌握天然水晶与仿冒品之区别,就不难分辨了。
天然水晶触之较凉,无色透明,具有晶体结构,晶面有明亮柔和的玻璃光泽,断口为贝壳状,泛油脂光泽,硬度为7,内部可见细小矿物包裹体,常含星点状、云雾状、絮状的气液包裹体,折光率与周围接近,包体界限不很清楚;合成水晶抚之稍凉,玻璃光泽刺眼,晶体形态为棒状,晶面有特殊的鱼鳞状生长纹,仔细观察内部有圆形或椭圆形、拉长的气泡,硬度在6.8到7之间;玻璃导热性低于结晶物质,触之尚温,光泽明亮刺眼,缺乏规则的原子结构,无任何方向性特征,断口常产生宽大的不规则漩涡纹,内部有球形和长形气泡且较大,具有清晰的边界,硬度较低,在5至5.5之间。
天然水晶和其代用品乍看相似,但仍存在较大区别。可随身携带一个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器物内部包裹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并贴在面部或者手背等敏感处,反复体会温凉程度,再决定是否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