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云南翡翠行业面临‘有价无市’困境

11-30

11月26日,第三届昆明国际珠宝展落下帷幕。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场动辄七八位数的售价背后,却难掩商家对“有价无市”的焦虑,很多珠宝商表示“生意难做”。而其背后,则是诸多投资者的盲目进入和混乱的定价体系。

2013年初,昆明玉祥珠宝的老板谢阳放弃了多年花卉生意,把60万元资金投向翡翠市场。“半年来,每个月的收入也就三四千元,有一个月还亏了5000多元,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谢阳陷入了两难困境:选择退出,收不回成本;继续坚守,微利让她难以为继。

2004年入行的广东人胡志刚是一个“老手”。在昆明东南亚珠宝中心经营着“茂源珠宝”的他,对近年来的翡翠市场感同身受:“翡翠市场从2010年开始节节攀高,2010年1万元出手的手镯,现在3万元能回购来就已经不错了。”

胡志刚说,火爆的市场行情终止于2012年下半年,“当时一天怎么也有20多人进店,一天多的时候有8~10万元的销售额,现在一天不过一两个人来光顾,做得还都是熟客的生意,一天下来不过几千元的销售,两三天不开张的情况也有。”

市场冷清的背后是这样一组数字。云南省宝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摩太表示,云南2007年的翡翠珠宝店为6000家,现在是2.1万家,4年多时间激增了1.5万家,“上百亿元的翡翠成品压在商人手里,没有进入到藏家、消费者手中,造成了当下这种情况。”摩太说:“很多人是在2010年以后翡翠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入行,而2009~2011年这段时间,恰是毛料、成品进价持续上涨的阶段,于是很多人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资金都变成翡翠囤在手里,到市场低迷的时候就变得进退两难。”

在云南省珠宝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肖永福看来,2010年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性调整,从地产、矿山等处脱离出来的游资开始大量涌进翡翠珠宝市场,“这些高价进来的翡翠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肖永福表示,翡翠毛料市场不是中国人说了算,但“炒高翡翠市场的却是中国人自己”,“几年前,就有人以800~1000万的资金去竞标底价100万元的原石。”

在市场定价方面,从顾客到经销商再到专家学者,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黄金有价玉无价”有另外一种含义,自己定价、看人定价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位商家坦言:“一般来讲,商家都会至少加价50%以上出售,遇到懂行的,30%也是底线了。”

罗汉鱼一天喂几次最好

茶杯狗好养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