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揭秘端砚制作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

06-25

揭秘端砚制作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

提到肇庆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端砚,端砚从唐开始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也经常被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各国元首。而端砚的制作技艺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

清 云蝠纹卷书砚 17cm×24cm×3.8cm 肇庆市博物馆藏

一、端砚的发展过程

端砚出自肇庆,而肇庆在唐朝时叫做端州,端砚因此而得名。初唐时的端砚只是为了供墨,样式非常简单,并不像后来的端砚那样具有精美的样式。

初唐时的端砚以箕形样式为主,砚上也并未任何装饰纹饰。箕形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簸箕的样子,所以将这类端砚称为箕形砚。

唐 端溪箕形砚 12.7cm×8.2cm×2.1cm 肇庆市博物馆藏

端砚到了宋朝,端砚开始快速发展,宋朝的样式不再如唐朝时那样只有单一的箕形砚。根据《端溪砚谱》记载,宋朝的端砚样式居然有五十多种之多。

宋朝端砚除了样式多样,花纹也复杂,出现了“天青”、“鱼脑冻”等专有花纹。不过宋朝时端砚还是以实用为主,虽然宋朝端砚样式较多,但是构图还是比较简单。

南宋 闽粤源流砚 18cm×25.5cm×8cm 肇庆市博物馆藏

到了元朝,由于元朝重文轻武,端砚发展停滞,到了明清两代端砚开始继续发展。

明清时,有部分端砚在选材、设计、雕刻上继承了唐宋风格,但是在有些地方也有创新。而明清最为显著的改变是明清时随形砚开始变多。

清 云龙砚 14cm×21cm×2.5cm 肇庆市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端砚的大块优质石材开始变少,如果还是按照以前唐宋时期那样的样式制作规整的端砚,就会浪费很多石材。所以为了节省石材,明清开始按照石材自身的特点和形状制作端砚。

到了现在,端砚优质石材更加稀缺,所以现在的端砚如果是名坑出产的石材就是以随形砚居多,而新坑出产的石材就以规矩形制较多。

二、端砚的制作程序

端砚能够成为四大名砚之首,它的制作程序必然不会简单。端砚的发展历史其实说白了就是端砚制作技术的发展史。从唐朝到现在,工匠们不断的积累经验,积极努力的创新,端砚的制作技术变得复杂而有先进的独特技术。

总体上来说,端砚的制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采石、维料、设计、雕刻、配盒、打磨、染墨褪墨、渗蜡褪蜡、检验包装等工艺流程。

现在我们详细来了解下端砚的制作技术,感受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震撼。

1、采石

端砚的好坏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便是砚石的好坏,名坑所产的砚石会给端砚添色不少。但是名坑砚石的开产并不容易,采石也是端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制作端砚的端溪石是非常脆弱的砚石,如果采用机器开采很容易将砚石震碎,所以端溪石的开采必须手工开采。但是人工开采的技术要求很高,开采困难。正是出于这些原因,才让砚石的价格昂贵,正所谓“端石一斤,价值千金”。

老坑

采石是一件体力活更是一件技术活,工人没有高超的技术会命丧坑洞。

说采石是体力活,是因为环境艰难。

砚坑大多数是在西江河床底,要采砚石就需要将河中的水抽干才行。一般工人们会选择在雨水少的干旱季节进行,先将河中水抽干,不然工人们很难进入砚坑。

老坑的岩洞里基本是水,矿工进入的时候需要赤身进入,。最惨的还是岩洞的空间很狭小,像古砚坑高才80cm,所以矿工们根本没有办法站着采砚石,只能坐着或者蹲着、斜躺着采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所以端砚砚石的出产量很低。

采石

同时以前没有矿灯,只能用煤油灯进行照明。岩洞内环境黑暗,空气又不流通,空气质量不好,污浊的气体被长期在岩洞工作的工人吸入肺中,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最惨的还不止这些,而是坑洞很容易坍塌,所以为了防止坍塌会用柱桩支撑坑洞。到了解放后,安全情况好些。政府会用铁架、木桩加固坑壁,确保采石工人的安全。

麻子坑洞口

不过,采石工人并不是吃得了苦就可以做,还需要有丰富的采石经验。有经验的工人可以根据石脉的走向找到完整的砚材,所以采石又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技术好的工人才知道怎么样采石采石安全的。

端砚石种

而且采石工具种类是也是繁多,不同情况下要用到不同的工具。每个工具长短不同,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采石工具

2、维料

维料也叫做选料制璞,就是把需要的砚石选出来做成砚璞。维料其实就是“围料”,就是将砚石中需要做成端砚的部分圈选出来。

劈石

砚石从坑洞中开采出来的时候要经过筛选,将有缺陷的砚石去掉,留下可以做成端砚的石材。但是维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端砚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选料的关键之处在于,选定好后如果发现在雕刻时不能雕刻那么就无法弥补。所以选料要需要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将选定那个部位雕刻什么,将砚石作为端砚的哪个部位。

维料的师傅要懂得看石品的走向,要在没有看到里面的情况一刀下去也能预测里面会出现什么花纹。

不过维料的时候不仅要能看懂石品的走向,还需要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裂纹,一般可以用水去湿润砚石。有裂纹的地方水干的比较慢,所以会留下一条湿水线,那么它就是裂纹,选料的时候自然要避开裂纹。

以水润石看清纹路

3、设计

设计是整个端砚制作的灵魂,砚石不一定整个是完美无瑕的,一个好的端砚设计者是能将砚石的瑕疵变得完美。可以将砚石的瑕疵设计进整个端砚的图案中,就是所谓的“因石构图,因材施艺”。

整个设计过程要先立意,包括题材立意和雕刻技法的立意。题材立意就是要先确定要制作的端砚是要设计什么样的主题,是要设计亭台楼阁还是神话故事等,而雕刻技艺的确定是指端砚要采用什么样的雕刻手法,是采用浅雕还是圆雕等。

而第二步便是布局。布局要将构思好的内容变成真的效果图。布局要经过初稿、样稿和定稿三次。初稿就是确定大致的风格,样稿就是修正和充实初稿,最后的定稿就是检查整个布局、结构和纹饰是否合理。

张庆明大师《传承砚》设计图和完成图

4、雕刻

端砚的雕刻是端砚制作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衡量手艺人手艺的重要标准。雕刻是将设计转化成实体的手段。雕刻有很多手法,工匠需要根据设计图和砚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雕刻手法。比如如果需要豪放风格那就选用深雕,如果需要刻画的精细生动则需要用到细刻手法,而要线条细腻则需要线刻。

雕刻的程序要三道工序,分别是打毛坯、修粗坯和装饰坯。

打毛坯

打毛坯就是将砚石凿出粗坯,一刀刀的将废料剔除,形成一个大致轮廓,而修粗坯就是将粗坯进行深加工,修理、铲滑、加细的一个过程。这个雕刻过程已经让主题更加的明朗,层次更加分明。

修粗坯

最后一步装饰坯就是进行细刻,将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留下的刀痕清除掉。然后在对端砚的某个重点部位进行刻画,让作品的细节和纹饰更加的完美。比如如果端砚的图案是龙的话,就会对龙的眼睛、羽毛等局部进行着重刻画修饰。

装饰雕

5、配盒

经过这多多步骤雕刻出来的艺术品,自然不可能用随随便便的盒子来装它。一方优秀的端砚,也必须有一个配得上它身份的盒子。这个盒子也是一个艺术品,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放置端砚的是木盒,木盒一方面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起到装饰作用,这样的盒子我们称之为砚盒。

竹节端砚·配盒

砚盒的制作很讲究,木材一般会选择紫檀、楠木等硬木。古代时候的皇家更是会在木盒上雕刻龙凤,或者镶嵌宝石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现代人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也会选用好的木材制作精美的砚盒。

退耕堂配盒端砚

而在砚盒的地步会有“四脚”,方便砚台的清洗和移动。

麻子坑荷叶端砚·配盒

这类高档的砚盒制作工艺也是要求很高,首先要根据砚台的大小设置合理的内部空间,也要根据砚台的轮廓设计砚盒。因为砚台和砚盒之间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不方便取拿,而且在拿出来的时候会损坏端砚的雕刻纹饰。而太松的话有容易将端砚容易和砚盒产生碰撞损坏端砚的边沿。

6、打磨

打磨是端砚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关系到端砚成品的最终的效果。打磨也叫做磨砂,用砂布将端砚打磨光滑细润。打磨过程中是用油石和细砂磨掉刀路和凿口,让端砚摸起来润滑。

打磨分粗磨和细磨,粗磨就是用粗砂纸磨掉刀路,也可以用电动磨光机,而细磨必须是手工才可以,因为细磨是要小心翼翼的将局部的细微处。所以,作为打磨师必须要了解端砚雕刻师的创作思想和意图。当然如果是作者自己打磨那是最好的。

打磨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打磨细微处的时候,必须小心,不然有可能磨掉端砚上的纹饰和线条。而打磨是在配合以后完成,所以打磨是第六道工序。

打磨

7、染墨褪墨和渗蜡褪蜡

上面的所有的工序完成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浸墨润石”。为什么要“浸墨润石”呢?这就要从端砚的鉴赏角度说起,对于端砚的好坏,其中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手感,用手摸砚台是否感觉细腻光滑,而细腻光滑就可以由染墨褪墨这倒工序来实现。

在打磨完端砚后,在端砚上涂上均匀的墨,然后晒干,再用细腻的炭粉去打磨砚台让表面的墨褪去,让砚台摸起来光滑细腻。

当然除了染墨褪墨,渗蜡褪蜡也是其中一种方法。

端砚上蜡

渗蜡是在端砚上涂上一层保护石蜡,褪蜡就是将涂上的石蜡用炭粉褪去。在涂蜡的时候要尽量的让温度低不然容易使端砚爆裂或者让端砚的纹饰脱落。

端砚的制作技艺就是这么复杂而严谨,每一道工序都不是随便可以完成的。都是先辈们多年总结的经验,现代的匠人们也是不断创新,让端砚制作更加完美。所以才会在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计世光《中国端砚制作技艺调查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D] 2014-06-01

2、花仕旺; 任宏霞《论端砚制作技艺》 艺术研究 [J] 2017年02期

3、梁善《论端砚的制式、纹饰和风格演变》 肇庆学院学报 [J] 2010年03期

奶茶月光石的功效与作用

户外用品店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