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3月15日电记者从2019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节暨太湖文化旅游节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碧螺春茶总量将增长25%左右,文旅融合的产业模式将进一步助力吴中区富民增收。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碧螺春茶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又由于洞庭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季花朵不断,洞庭山碧螺春因地制宜,采取果茶间作模式,茶叶因而具有特殊的果香味,向来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此次新闻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碧螺春茶叶的产量、质量等情况,并重点强调了有关碧螺春茶叶质量监管的把关举措,同时推荐了太湖文化旅游节的四季主题旅游线路。
新茶即将面市,品质产量双提升
吴中区洞庭山茶叶协会秘书长季小明在通气会上就碧螺春2019年的采摘、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今年入春以来,由于洞庭山碧螺春产区雨水充分,平均气温比去年偏高,更加有利于春茶的萌芽,各山坞各区位各品种间碧螺春的开采时间也会比往年相对集中,预计在3月20日,新茶将少量开采上市,一周左右就可批量面世。
而且,今年的碧螺春茶有望品质、产量双提升。若天气情况理想,洞庭山碧螺春到4月份可达总产量130吨左右,比去年增长25%左右,其中特级、一级茶产量预计将增加15%左右。届时碧螺春官方也会通过相关媒体和网站及时通报茶叶的采摘信息。
“呵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近年来,吴中区主动担当太湖保护职责,主动创新治太理念,探索太湖实行湿地保护、芦苇收割管理、水草蓝藻打捞、沿岸水体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五位一体”综合长效管理,自2001年起用于治理保护太湖以及周边环境累计投入超过140亿元,太湖水质达到了三级标准,为洞庭山碧螺春茶品质提升创造了绝佳的外部环境。另外,2019年入春以来良好的雨水与温度条件将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上市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加之碧螺春尤致力于炒制技艺的提升,对于采茶工也加大了培训力度,碧螺春茶叶将达到了历年来的最佳品质,在质地、香气、滋味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品质提升带动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碧螺春的经济效益也愈加凸显。目前,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园面积超过3万亩,2018年产量107吨,实现产值2.7亿元,今年则预计有更好的效益。
产销消全过程监管,确保茶叶质量
“有效的保护是品牌提升的重要手段”,吴中区市场监管管理局副局长邱建军强调,为确保茶叶质量,洞庭山碧螺春茶积极配合吴中区市场监管局,实施对碧螺春茶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监管,并大力加强对线上销售环节的把控力度。
首先是规范行业采摘,加大茶叶质量检查力度。碧螺春对采茶工开展手工采制技艺培训,采茶工们需按照严格的标准实行采摘,对于茶叶优中选优,后经精心炒制、密封包装,推进区茶叶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切实提升茶叶品质。吴中区农业局副局长沈永成介绍:“执法大队将会定期、不定期地对茶叶企业、合作社、农家乐等开展茶叶质量的抽检工作,严厉打击质量不合格的行为,以营造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除了在生产环节对茶叶质量的高标准审查,碧螺春茶保护办与时俱进,引进了二维码防伪保真系统,以跟进后续对于销售、消费环节的严格把关。同时,市场监管局将加大对电商平台及网络经营者的监管,更好地与天猫等平台进行对接,引导网络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
此外,商标侵权现象是碧螺春这类大品牌较为头疼的问题。近年来,洞庭山碧螺春茶实施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双重保护”,产业环境得到了明显规范。2018年共发放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21.07万枚,今年还将继续建立健全专用标志使用记录,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这也将有利于生产、销售效益的提高。
文旅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同步传播
随着碧螺春茶的上市,太湖文化旅游节的大幕也将全面拉开。吴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吕晓红说:“深度融合,丰富文化旅游节内涵,此次吴中太湖文化旅游节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通过文化、美食等全要素资源的整合和重组,促成大文化旅游产业形态。”
今年,以深度融合为主线,吴中区将继续推出“春行吴中——花正烂漫茶正香”、“夏至吴中——乡村民俗最休闲”、“秋游吴中——健身休闲乐悠游”、“冬隐吴中——温情古镇漫漫游”四季主题旅游线路,涵盖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节、枇杷杨梅采摘节、三山岛马眼枣文化旅游节、园博园奇幻灯花节、欢乐木渎年、端端有礼年货节等一系列子活动,以更好满足市民对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中,特别推出的东山采茶体验之旅、西山品茶寻春之旅两条春季精品线路将围绕碧螺春茶文化,以采茶、炒茶、品茶为主线,结合太湖山水吴地文化,全面营造环太湖春季赏花、品茶旅游热潮,以茶为媒,提升太湖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借助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茶农、果农和农家乐业主搭上了致富快车,与太湖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光明融媒记者苏雁 通讯员张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