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漂身、漂尾和漂脚,各部分的特点不同,导致浮漂在垂钓时的表现所有不同。在选择浮漂时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吃铅量,毕竟抛得出去是选择浮漂的基础,其实漂身对浮漂的影响不大。其次是看得清楚,要主要漂尾的粗细。虽说细尾更灵敏,但是灵未必好,钝未必不好,都需要建立在看得清楚的基础上。
漂脚的材质、长短粗细有很多不同。从材质的角度来说主要就是碳脚,还有竹脚和钢脚,但是后两种漂脚的浮漂现在不常见。漂尾的重量大小,影响了浮漂的下沉速度,也影响了浮漂的翻身速度。漂脚越重,下沉速度越快,而且翻身速度也会越快。所以漂脚长的浮漂,往往都会有较快的翻身速度。如果只从材质的角度来说,翻身最快的自然是钢脚浮漂,此类浮漂现在不常见,因为“可替代性”很强,非常不实用。其实在漂脚上裹一点铅皮,就可以很完美地解决浮漂翻身速度快慢的问题。
竹脚的翻身速度次之,注意竹脚比碳脚要重。竹脚浮漂好像空心芦苇浮漂中比较常见,价格比较低,吃铅比较大,漂尾比较粗,这种浮漂多用于传统野钓上,尤其是年长的钓友选择较多,因为看漂比较清楚。翻身速度快的浮漂,在浮钓小鱼时比较常用,因为小鱼抢食比较快,浮漂入水快速站立能够早地反映鱼的进食情况。否则鱼已经进食,浮漂还躺在水面,这样会错失很多鱼口。换句话说,在小鱼较多的地方底钓大鱼,也往往会使用翻身较快的浮漂,让钓组可以更快速地到位,减少小鱼的抢食。
漂尾是灵敏度的来源,从浮漂自身的角度来说,漂尾越细灵敏度越高,漂尾越粗灵敏度越低。其实原理比较简单,不同粗细的漂尾,挂相同重量的饵料之后,被压下的目数差别很大。那就说明了如果鱼的进食力度一样,细尾浮漂动作幅度明显会大很多。所以冬季一般会使用细尾的浮漂,这样有助于放大鱼口的效果。如果想要过滤小鱼的杂口,粗尾浮漂或者软尾浮漂更合适一些。尤其是软尾浮漂,自重更轻,在表现上更钝。
有的浮漂漂尾是有几目加粗的,在调漂时有个要求,就是调钓过程加粗的漂尾不参与,这样才有一定的灵敏度。其实从饵料压下目数上也可以分析出,比如双饵压下正常漂尾的6目,如果漂尾加粗可能只能压下2目甚至是更少,这样肯定会影响漂相的大小。浮漂自身也是有灵敏度的,通常来说吃铅小、漂尾细,这样的浮漂自身的灵敏度肯定不低,但是要注意相同的浮漂,采用不同的调漂方法,钓组的灵钝也是有区别的。钓组的灵钝,跟浮漂自身的灵钝有关,但是浮漂的灵钝不是衡量钓组灵钝的唯一标准。
在野钓时选择浮漂要注意,抛得出去、看得清楚,这是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鱼情合理选择漂脚的长度和漂尾的长短粗细。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