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偏关:一日探索之旅

10-08

偏关:一日探索之旅

偏关古城


8月底,呼和浩特自驾游,顺道前往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的老牛湾游览。为了防汛,黄河水下泄,水位很浅,黄河支流上的河床更是已经干涸,游船沉在河底,游客很少。一个靠水为“生”的地方,水情不好,风景自然不会太好。匆匆游过老牛湾,迅速前往山西省偏关县县城。


清水河老牛湾

清水河老牛湾


偏关,一个让我心心念念的地方。


偏关,古称林湖,北汉(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唯一一个北方国家)置偏头砦(砦同寨,栅栏围起的地方,即营垒),元朝时期在此设关,改称“偏头关”。偏关县建县历史不长,构成人员主要是“戍边屯田”军士及其家属以及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迁徙到此的百姓。清雍正3年(1725年),偏关建县,并继续实行“戍边屯田”制度。清雍正13年(1735年)改称偏关县,此后隶属关系虽然多次变化,但“偏关”一名使用至今。偏关县现为山西省忻州市的一个下辖县。

“偏头”因何为名?“偏”自带贬义,地名中以“偏”为名的地方似乎不多。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也就是说,这一带处于黄河流域,地势西低东高,与我国地形大势西高东低相反,因此得名。《天下郡国利病书》由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所著,此时距北汉建偏头寨已有600多年,距元朝建关有300来年,距明洪武筑城也有200多年。顾炎武书中所述只是个人推断,貌似论据不足。又据《偏关县志》中记载,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这一说法又似乎陷入自证的逻辑怪圈。

个人认为,“偏”意为歪斜、不公正或只注重一方、偏差或错误、远离中心、偏离正常标准等解释,这里可以理解为“远离中心”。“头”有物体的顶端或末梢、事情的起点或终点、第一、领头的、次序居先等解释,这里可以理解为“末梢”、“尽头”。中国自秦朝起到大明王朝,中原汉族统治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主要矛盾之一。中原各个王朝为抵御外敌付出巨大的代价,秦朝以来到明朝时期长达1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修建长城就是这一代价之一。偏关县地处晋蒙交界,历来都是汉族统治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对峙的前线。为此,秦、北魏、北齐、明等四个王朝均在偏关县境内修建长城,甚至清朝实现国家大一统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在偏关修建长城。偏关五朝建长城,一方面说明偏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这里远离国家政治中枢,有“偏居一隅”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实际上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周朝时扩展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秦朝时又扩展到珠江流域,西汉时版图继续扩展,西到新疆、东到辽东等地尽收华夏。但北方一直不宁,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实际边界基本止于外长城沿线,而偏关几乎就是中原王朝的极地、尽头。因此,当地建寨设关时名“偏头”。北宋初年,杨继业、杨延昭等人率领军士在雁门关、偏头关一带与契丹厮杀,大名鼎鼎威震三关,这也说明偏关地处军事斗争前沿,位居中原边缘,不失一个“偏”字。

大明王朝将元朝赶进大漠,其残余势力并未彻底根除,而是作为“北元”继续存在,明成祖朱棣虽然屡次进入大漠打击北元,但没能最终消灭北元残敌。北元在明朝的不断打击以及自身矛盾重重的情况下,逐渐分化为西蒙古瓦剌与兀良哈三部和东蒙古鞑靼部。明成祖去世后,明朝后代皇帝逐渐停止对北元的讨伐,进而采取消极的应对政策,其主要措施就是重修长城。宣德年起,明朝开始正式整修长城,将原有的秦朝以来的历朝长城加固、重建、增建,形成一道东起辽宁鸭绿江边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此长城被称为“外长城”,也被称为“二边”(内蒙古境内曾经建有秦长城,明朝时期也有部分修复,其被称为“大边”)。此后,为加强防御,明朝在“二边”之内又建了“三边”、“四边”、“内边(内长城)”等长城。内长城是外长城以南又一道重要的长城,它东边自北京正北的外长城响水湖关口分叉,西达山西偏关县老营镇柏杨岭村镇胡墩(柏杨岭村曾称为丫角山,此处所述内长城没有包含其南下一段),再与外长城汇合,构成面对北方的双重长城防御体系。“二边”西抵黄河,长城文明和黄河文明这两大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此交汇。随后,“二边”跨越黄河进入内蒙古,经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抵达甘肃嘉峪关。另有一道长城自黄河边转向东南,直至山西省保德县止,与黄河并行60里,形成长城与黄河并行的奇观,这段长城被称为“黄河边”。黄河边也可视为内长城。山西境内长城走向比较复杂,也有人认为长城与黄河并行一段距离后(即黄河边),从保德县跨过黄河进入陕西省府谷县境内,这也是一家之言。

长城长达上万公里,为了方便长城内外的联系,长城沿线建设了大量的关口、诸如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张家口等即为著名的关口。京师以西有6个重要关口,分别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长城“内三关”和“外三关”。

偏头关为“外三关”之一,但它与其他各处关口不同,偏头关是一个“统称”,当地并没有“偏头关”这一关口。偏关县有一座古城,但偏关古城是一座县城,不是关城。所谓“偏头关”有两个关口,其一是红门口,此为偏头关陆路关口,‌位于偏关县水泉乡,出关2里就是内蒙古清水河县。其二是关河口,此为偏头关水路关口,位于黄河与关河交汇处,关河口也是“黄河边”上的一个重要隘口。

所谓内三关和外三关是依据其地理位置划分,一方面有距离京师远近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他们分别位于太行山及燕山山脉内外。居庸关位于燕山山脉,紫荆关和倒马关位于太行山麓,因此被称为“内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位于太行山脉以外(西侧)、山西境内群山之中,故被称为“外三关”。有些资料或网络上认为内三关和外三关都是内长城上的关口,这一提法不准确,不乏以讹传讹之嫌。内长城在偏关县柏杨岭村就与外长城相汇,红门口则在柏杨岭以西,东距内外长城交汇处逾20公里,此地只有外长城、没有内长城。因此,红门口其实为外长城上的一道关口,出关后就是内蒙古。明朝时期,红门口一带是瓦剌部出没的地方,曾经屡次遭到瓦剌袭扰。明朝“九边重镇”初设时全部建在外长城一线,曾为太原镇驻守地的偏头关也没有例外,关口同样设在外长城。外三关中,偏头关属于前线(一线)防御关口,雁门关和宁武关属于二线防御关口。在整个外长城一线,偏头关大致位于中间位置。

偏头关的战略位置十分很重要,明朝有人对偏头关的重要性叙述如下:“偏关西接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保障尤难也。是故三关险要虽同,而偏关为急”,所谓“套虏”是指占领黄河河套地区的蒙古瓦剌部。瓦剌军队多次自偏头关侵入中原,对汉族地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伤害。因此,偏头关有“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之称。

明朝大力建设长城的同时,另又设置九边重镇,用以镇守长城沿线,九镇之中即有太原镇(又称山西镇)。自宣德4年(1429年)至嘉靖22年(1543年),长达114年中,有24任太原镇总兵(太原镇最高军事长官)驻守偏头关(偏关县城),足以可见其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偏关的地理位置突出、驻守军将级别高、太原镇总兵在此驻守时间长,因此,偏头关号称“外三关之首”,防区内建设了长城、关堡、烽堠墩台等严密的军事防御设施,并派重兵把守。严格地说,偏头关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关口不同,它不是两山之间夹一关城,并且关城是当地进出长城的唯一通道,偏头关是由长城、多个关口、多处城堡等组合而成一个建筑群组,关内关外可以通过多个关口进出交流。


长城示意图

《明代北疆九镇图》

“内三关”和“外三观”示意图

嘉峪关

居庸关

娘子关

宁武关

平型关

雁门关

张家口

紫荆关

宣化清远楼


偏关县以长城著称,境内长城总长度126公里(说法不一,也有说总长达500公里),是国内长城长度第二的县(第一位是河北赤城县),涵盖“大边”之外的其他各“边”。除明长城外,偏关境内还有赵长城、秦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等古代长城。一县之内竟然有多个朝代的长城(或遗址),并且是国内唯一一个既有外长城、又有内长城的县,此种情况十分罕见。因此,偏关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除了五道长城外,偏关境内还有城堡49座(也有资料上说是29座)、以及多座关口、烽堠墩台等,可谓重重设防,构成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境内比较著名的古堡有水泉堡、柏杨岭堡、老牛湾堡、滑石涧堡、桦林堡、黄龙池堡、草垛山堡、寺埝堡、五眼井堡等城堡。其古堡之多、密度之大,使得偏关有“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之称。偏关长城雄伟壮观、多“边”齐聚、城堡多样,不输北京、河北等地长城关隘。


离开内蒙古老牛湾,走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然后一路下坡,跨过一道山谷谷底,再冲上一个陡坡,不知不觉中进入山西境内。距离很远就看到一座土堡,走近方知这是滑石涧堡。滑石涧堡在偏关县城正北约40公里处,始建于明宣德9年(1434年),城堡大致呈一方形,边长约里许。堡墙内部夯土,外面下为青石包砌,上为砖墙。建堡同时还在周边修筑烽燧、墩台、壕堑、亭障、重墙等建筑。城内建有守备公衙、中军官衙、马王庙等建筑,另外还建有11处地下水窑,以供军需,水窖至今仍供城内居民使用。城堡开设南门和东门,门上匾额分别为“滑石涧堡”和“镇宁”。堡内有一通石碑,上刻“明隆庆三年(1569)复加修筑,万历五年(1577)修塞垣抵滑石。厥地乃偏关之保障,三关之锁钥也,其形险固,造物者设也,以作藩篱防守。”城堡东门外道路两侧各立两组条石,两块条石一组,上面打两个方孔。向当地村民请教,这是过去固定旗杆的柱石。滑石涧堡濒临北方游牧民族地区,是明朝时期重要的军事要塞,官军平时务农,战时燃烟、放火或鸣炮示警。隆庆4年(1570年)“隆庆和议”后,边境战事消停,滑石涧堡成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民间往来的重要口岸。滑石涧堡还是晋商“走西口”的陆路通道之一,是最便捷的入蒙通道。清朝以后,滑石涧堡失去军事价值,彻底沦为“民用建筑”。堡内还有少量居民,或可就是当时戍边将士后裔。迄今,滑石涧堡已经残破不堪,大部砖石已经不存,只剩下夯土城墙,城内原有建筑也失去踪迹,成为一座城堡遗址。


离开滑石涧堡继续前行,不久后又看到一座土堡。土堡距离公路稍远,用了一点时间方才来到堡前。不知城堡名称,后来看到当地一位村民,请教后方知这里是老牛湾镇黄龙池村,城堡为“黄龙池堡”。城堡为夯土筑城,东、西、南三面保存还算完整,南面有一门洞。北面城墙上有一个豁口,可能过去这是北门。城堡没有看到包砖痕迹,不知过去是否曾经包石覆砖。城堡不大,里面有些民居,但大多无人居住。堡内有一个卫生室,好像还在使用中。堡内还有一座黄龙池小学,但现在教室已经成为宿舍,一个教室门边放着一个卫生箱。或许偏关境内城堡很多,而黄龙池堡相对“无名”,故城堡四周没有看到相关介绍,网上也没有查到有关资料。


《偏关县境长城古堡分布图》

滑石涧堡

滑石涧堡

滑石涧堡

滑石涧堡

滑石涧堡

黄龙池堡

黄龙池堡

黄龙池堡


从内蒙古进入山西后不久又有一个老牛湾,这就是山西偏关老牛湾。山西老牛湾与内蒙古老牛湾隔河相望,或可说这就是一景两地。网络上大量资料均提到清水河老牛湾和偏关老牛湾之间隔着黄河,我对这一提法存在疑问。黄河在此区间大致呈南北走向,清水河老牛湾与偏关老牛湾均在黄河东岸,不可能隔黄河相望,黄河西岸为内蒙古准格尔旗,不是清水河县。从《高德导航地图》可知,两个老牛湾之间有一条小河,地图上没有明确标识,可能是老牛湾河,也可能是清水河。《百度导航地图》上的两个老牛湾则为同一地理位置。虽然查阅很多资料并与导航地图比对,却并没有搞清端倪。此题暂时搁置,适时再探究竟。

此次旅行并未前往偏关老牛湾。两年前我曾经游览过那里,对它记忆颇深。山西老牛湾位于偏关县城西北方向大约40公里,这里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望,素有“鸡鸣三市”之称。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准格尔旗流至此地后拐一大湾,犹如老牛横身一般,故称此地为“老牛湾”。老牛湾是黄河99道湾中最神奇的一个湾之一。老牛湾村是黄河进入山西后的第一个村庄,也是晋陕蒙大峡谷(也称“晋陕大峡谷”)的起点,黄河从此地冲进峡谷,奔腾咆哮中切入黄土高原。

长城一路西行,在老牛湾与黄河相汇,故老牛湾被誉为“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老牛湾地处汉蒙交界,历史上即为军事要地。明成化3年(1467年),老牛湾筑墙御敌。崇祯9年(1636年),此地建堡,堡周长120丈,高3.5丈(明朝时“丈”的长度与现在可能不同,有说1丈相当于2.83米。也有资料上说老牛湾堡墙高7米)。堡墙夯土而成,外包条石,堡内曾有营房等建筑设施,今已大多不存。老牛湾堡西临黄河,东接滑石涧堡。堡北边有一座砖砌敌楼,楼南侧开门,门额上有“老牛湾墩”匾。老牛湾地处晋西北要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又是晋蒙交界处的重要水陆码头,因此,老牛湾堡在偏关诸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位置偏僻,迄今,老牛湾村民大多已经搬出老村。现在这里是一处以旅游为主的古村。客观讲,如果仅仅赏景,山西老牛湾的观赏角度较好,光线方向也更适合人们欣赏黄河奇观。但从旅游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内蒙古一侧做得更好一些。两边各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时间充裕,两边都可游览一下。

距离老牛湾大约十几公里的下游有一道“乾坤湾”,黄河在这里“走”出一个S型,宛若一幅天造地设的太极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偏关的乾坤湾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如今乾坤湾已被打造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旅游景区。延川县境内也有多道乾坤湾,它们各具特色,值得一游。


老牛湾位置

偏关老牛湾

偏关老牛湾堡

偏关老牛湾墩

偏关乾坤湾


沿线附近还有一些城堡和烽堠墩台,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好忍痛放弃这些景点,临近傍晚时终于来到偏关县城。

偏关县的地势西低东高,大山之间有一小块盆地,偏关河(关河)穿过盆地,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关河东岸略微宽敞,偏关县城即建于此地。明洪武2年(1369年),朝廷设太原五卫,偏关属镇西卫。洪武23年(1390年),置偏关所,并筑城。宣德4年(1429年),太原镇总兵驻扎偏头关,南面扩城。天顺、成化、弘治年间偏关城数度扩建。偏关城周长约2000米,高11.7米,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三门均建瓮城。隆庆3年(1569年),偏关城土墙覆砖,形成现在的规模。由于地方逼仄,县城呈不规则形状。历经几百年的时间,除南门门洞门楼,其他各门全部被毁。四周城墙除西墙保存比较完整外,其他也大多不存。

县城南门上面建有门楼,门楼面阔五间,楼高两层,三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似有“僭越”之嫌,没有查到相关原因),门楼整体高大宏伟,气势非凡。门洞上方有一匾额,上题“偏头关”三个大字,落款人为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即匾额为现代嵌入,而非“原装”。大约上世纪90年代,古城南门两边分别建起楼房,将门楼藏在其中。随着雁门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忻州境内重要关口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偏头关整治列入计划。2021年,当地政府为了恢复古城历史原貌,将南门楼两边高楼拆除,并对其重新修缮,南门及城楼展现出新的风貌。迄今,古城其他各项修缮工作也已陆续展开。

古城中心位置有一座鼓楼。鼓楼下面是石砌基石、砖砌拱券贯通基座,上部是一座阁楼,2层重檐歇山顶结构,这座鼓楼是古城中为数不多的遗存建筑。古代的城池建设有一定的规制,一般来说城内鼓楼、钟楼必不可少,但不知为何偏关城内没有钟楼,当地有人对古迹进行详细勘查,但迄今没有钟楼踪迹可寻。

偏关古城城中还有一座财神阁,它矗立在一条胡同与古城主街的交汇处。财神阁不大,大概也就10米见方,但却有两层楼高,或许这就是称其为“财神阁”的原因。阁下是一个门洞,人们可以经门洞进出胡同,因此,严格地说财神阁是一座过街楼。楼门洞上方有一方石匾,上题“兆盈”二字。“兆”意众多,“盈”意丰满,“兆盈”石匾放在财神阁门洞之上十分贴切,人从石匾下经过,得到财神保佑,家庭富庶、生意兴隆,意义十分的吉祥。

老城没有北门,北边城墙开了一个豁口权且充作“北门”,古城大街南北贯通,方便了居民出行。“北门”外新建一座牌坊,两边匾额分别为“文笔启瑞”、“钟灵毓秀”。大概寓意是文笔塔给偏关县带来祥瑞,而偏关县又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


偏关古城城墙

偏关古城南门楼

偏关古城南门楼

偏关古城南门楼

偏关县牌匾

偏关鼓楼

偏关财神阁

偏关牌楼


偏关县城东西两边山上各有一座建筑。东边是文笔塔,西边是护城楼。

中国古塔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载体之一,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古塔多为佛塔,一般用于信众崇拜,常见如阿育王塔、白塔、雁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等等。佛塔遍布全国各地,在满足信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装点了河山,美化一方风景。此外,我国还有一种“文峰塔”,文峰塔又称“文昌塔”、“文笔塔”、“文光塔”、“巽峰塔”等,主要用于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神灵文昌帝君。古代建设文峰塔的目的是希望当地文人多多中举,另外也有调节风水或装饰风景的作用。除了佛塔和文峰塔,另外还有专用于登高望远的瞭望塔以及用于导航引渡的灯塔等。

偏关县城东侧山顶上有一座塔,名为“文笔凌霄塔”,俗称“文笔塔”。文笔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一座砖石结构七层八角空心雁塔。塔身正面有门,门楣处有一石匾,上书“文笔凌霄”。文笔塔比较简朴,塔门拱券和立柱为石雕,石匾上方门头装饰为砖雕,塔身中部八面用砖砌出凸起的八个八卦符号,八面有多个开窗,此外没有其他雕刻或装饰。崇祯年间,文笔塔加高到11层。此后两、三百年间,文笔塔风雨侵蚀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对文笔塔进行了维修。1984年,偏关县又对文笔塔进行大修,修补塔顶,使得文笔塔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重修后的文笔塔塔高7层,正面朝向偏关县城,背面是一个广场,广场最里面有一尊孔子立像。文笔塔用于祭祀文昌君,并且塔上砌有八卦符号。八卦出于《易经》,与道教有一定的联系。文笔塔下矗立儒家祖师孔子雕像,二者之间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护城楼是一座阁楼,此处原为虎头墩,明朝万历年间始建阁楼,建成之后即为偏关境内所有烽堠墩台之首。护城楼原为砖木结构,下部青砖砌制,上部木构,主要用于偏关县城防卫并向其他军事要地传递讯息。至重修前,护城楼只剩下夯土城墙及部分砖瓦。2010年,偏关县重建护城楼。护城楼为方形,水泥框架结构,高42.82米。下为墩台,南面开拱券大门,墩台上面为一阁楼,面阔五间,楼高三层,三檐十字歇山顶,楼顶覆绿色琉璃瓦。阁楼首层外有平座,顶层外设环廊。

护城楼里现在是“偏关县护城楼博物馆”,馆内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偏关县的历史、境内长城、墩堡、关口等军事防御设施、与偏关有关的著名人物以及大量文物等,是一个了解偏关历史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护城楼下砖座东、西、北三面是偏关长城碑林,碑林内有古今名人颂扬长城的诗词名句等数十方碑刻。

护城楼前广场中央有一座万世德雕像。万世德是嘉靖、万历年间偏关县人,最高官职为蓟辽总督。万世德的最大功绩是万历26年(1598年)抗倭援朝,将日军赶出朝鲜,奠定此后300年东北亚政治格局。

此外,偏关县内的樊家大院、云空禅寺也可一游。


偏关文笔塔

偏关文笔塔

偏关文笔塔

偏关文笔塔

孔子雕像

偏关护城楼

偏关护城楼

偏关护城楼

偏关护城楼

偏关护城楼

护城楼博物馆

护城楼博物馆

护城楼长城碑林

万世德雕像


在偏关停留的时间太短了,甚至也就是“技术性经停”,以至于仅仅游览了行车途中的几个城堡以及偏关城内的几处景点,可以说是挂一漏万,非常遗憾。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游览,但也不能不说。

红门口是偏头关的一个重要关口。元朝灭亡后,蒙元退入大漠,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其中,瓦剌成为大明的主要敌人。水泉地处山西通往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宣德9年(1434年),当地建水泉堡。正统13年(1448年),明英宗“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瓦剌军队经红门口侵入中原腹地,直逼京师。此后,瓦剌与大明冲突不断,严重干扰了边境安全。明成化21年(1485年),朝廷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修建外长城,长城横跨水泉河,锁住红门口,使其成为一座关口。朝廷还在红门口内设水泉营。明万历3年(1575年),水泉堡包砖,其后又筑附堡,以提高防御水平。由于水泉堡的军事地位相当重要,固有“三关前哨”之称。

隆庆4年(1570年),大明与瓦剌举行和谈,谈判取得重要成果,达成“隆庆和议”,大明封瓦剌俺答为顺义王,接受瓦剌的上供,此即为“俺答封供”,大明接受瓦剌的请求开放11处边境贸易口岸,以满足双方互市(商品交易)要求,瓦剌人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内地的各种资源。“隆庆和议”总体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和议,瓦剌与大明的联系因此得到加强,互市使得双方互惠互利。此后长达百年,大明与瓦剌没再发生战争。11处边贸口岸中,红门口为其一,故又称“红门市”。红门市为马市,是双方交易马匹的地方。红门市跨越明清两朝,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停止,长达3个世纪之多。

上世纪60年代末,为备战需要,国家在水泉营建设战备地道工程。历时13年,挖掘地下坑道8900米。如今,战备地道早已失去军事功能,作为“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对外开放。


关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在偏关县新关镇关河口村汇入黄河,两河汇合处有一座隘口,此即关河口(西关河隘口)。关河口是偏头关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冲。宣德9年(1434年),朝廷在关河口修建一座三孔石桥,桥上建楼,石桥成为早期的关河防守工事。成化二年(1466年),黄河东岸修筑长城及望台,在经过关河口时,南北两侧城墙沿河岸向下百余米抵达河谷,两边城墙呈现一个深“V”字型,又在两河交汇处河畔修建一座墩台。因此,关河口名为关口,却不是一座城堡,而是由咆哮的黄河、幽深的关河峡谷、险峻的城墙、横跨关河的石桥、宏伟的墩台等构成的一道严密防线。“隆庆和议”后,朝廷开放11处边境贸易口岸,其中并不包括关河口。但由于关河口远离开放的红门口口岸,且濒临黄河,因此这里成为民间交易的一个场所。直到清朝和民国时期,关河口仍是蒙汉两地重要的交易市场。1987年,关河口上建成一座新桥,结束了老桥的历史使命。


老营城,又称“老营堡”,位于偏关县城以东约40公里的老营村。老营城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弘治、万历年间增修,城堡周长逾6里,规模略逊于偏关县城,被誉为“长城第一堡”。老营城地处关河北岸群山之中,城堡设有东、西、南三门,并建有瓮城。各个城门均有门额石匾两块,分别阴刻“老营城”、“晋北锁钥”、“威望关河”、“南控雁宁”、“堡障”以及“万历八年”、“隆庆五年”等。其中,“老营城”石匾现存护城楼博物馆内。城内中心位置有十字穿心洞建筑四圣阁一座。老营城是偏关城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城堡,从建设规模上说,老营城是州府县城之外最大的城堡,从军事建制上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营城的和偏头关同一级别,从地理位置上说,老营城虽然建在内长城边,但其靠近外长城,是边关与中原联系的中枢,军事作用十分重要。因此,老营城被称作“中华长城第一堡”,有“铜宁武,铁偏关,生铁铸成老营盘”之说。

老营城的建筑十分独特,其城墙是“目”字形结构,即在城堡南北墙外又各加一道堡墙,以提高城堡防御功能,其也被称为“帮城”。迄今,老营城是国内保存最好的一座帮城。老营城城墙上设有十座悬楼(战台,即在城墙上建楼,提高城堡御敌能力),如此设计建设是国内堡类建筑中唯一一个。老营城紧邻内长城,但其并未与内长城相连,而是与内长城相隔10米,两墙并行,中间形成走廊。城墙内部夯土,外部下为石砌,上面覆砖,建筑十分牢固。城堡外掘护城河,进一步提高了城堡的防卫能力。这些设计在城堡建设中比较罕见。老营城曾遭严重破坏,现已对城门以及其他相关建筑进行修复,使其恢复了往日的荣光。老营堡外长城上原有东关河隘口,早已被毁。


偏关万家寨村有一座万家寨堡,位于黄河东岸峡谷边一片孤岩之上。万家寨堡依山岩而建,城堡随形就势,呈现不规则形状。城堡东南侧为内外两重砖砌堡墙,西北侧利用河岸山崖充作防御。南侧两道堡墙各开一门。如今,城堡除堡墙保存比较完整外,城内其他建筑基本不存。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家修建“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水利工程位于偏关县万家寨镇黄河干流上,主要功能为供水、发电、防洪、防凌等,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也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的8个梯级水利工程中的首个工程。水利工程抬高了水位,上游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美景,老牛湾也因此受益。

丫角山长城,如今称为“柏杨岭堡”,内外长城在此交汇。


山西省为了开发省内长城旅游资源,设计建设了长城1号旅游公路。长城1号公路始于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终于偏关县老牛湾。线路全长共计1227公里,“0公里驿站”建在老牛湾村。长城1号公路经过偏关县,串起县内老牛湾、柏杨岭堡、红门口等各处长城景区。长城1号旅游公路对发展山西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山西为了开发黄河旅游资源,还建设了黄河1号旅游公路(陕西省也有一条沿黄公路,两者分列黄河两岸)。黄河1号公路始于老牛湾,贯穿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四市,终于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全长1238公里。偏关老牛湾作为两条旅游公路的交汇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偏关一日之行自然难以尽兴,但却足以让我感到震撼。偏关长城没有八达岭长城宏伟,没有居庸关长城险峻,甚至可以说偏关的长城有些“小家碧玉”。很多城墙、城堡历经数百年的时间早已破败不堪,有些只是剩下土墙土堡,堡内原有建筑更是大多被毁。但这却是真实的长城,是让人“一见钟情”、难以忘怀的长城。

长城是偏关的一部分,偏关还有黄河、还有古村落、还有其他诸如饮食和艺术。可能偏关还未被众多旅游爱好者所知,但偏关的文化底蕴充裕、古迹众多,就其偏关在历史上的地位,它就不容小觑。偏关应该一游、值得一游。

山西境内,长城是一个可做专题旅游的地方,从大同出发,沿长城1号旅游公路一路西行,直达老牛湾,看过沿途城墙、关口、城堡、墩台等等,会对长城有一全新的认识。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顺黄河1号旅游公路南下,欣赏晋陕大峡谷的俊美风光。两条旅游公路走过,长城文明与黄河文明尽收眼底。如有兴趣,可以继续行走太行1号旅游公路,1028公里的全程,串起历山景区、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八路军文化园、太行百里画廊、娘子关、五台山等90多个景区景点,是一条难得的景观大道。三条1号旅游公路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准备了一桌旅游“盛宴”。还有建筑奇葩悬空寺、世界唯一应县木塔、水陆码头碛口古镇、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以及晋祠、代州古城、平遥古城、皇城相府、乔家大院、壶口瀑布以及散落在全省各地的古城古镇古村落等等,无一不是遐迩闻名。随处可见的石板建筑、窑洞式建筑以及建筑上号称山西“三雕”的石雕、砖雕、木雕更是极尽山西建筑特色。

山西,一个不虚一行的地方。


偏关老城南门楼

偏关护城楼

偏关境内长城

滑石涧堡

黄龙池堡

老营城匾额

蝈蝈吃什么食物活的久

纸扇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