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幼儿园老师晒午睡图,家长反应出乎意料!

09-11

幼儿园老师晒午睡图,家长反应出乎意料!

在开始深入讨论今天的话题前,先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你家孩子上幼儿园时,午睡的时候,是男孩女孩混睡?还是男孩女孩分开睡的?

先来说说我家禾禾的情况吧,她刚上小班的时候是男女混睡的,后来又改为了男孩和女孩分开睡。

为什么改呢?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幼儿园老师不经意间在家长群里分享的一张午睡照片。

从上面这张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幼儿园午睡时间,小朋友们都在乖乖的午睡。

然而,就是这么一张乍一看很普通的照片,却引来了群里几位家长的不满。首先挑头的家长,便是照片中那个穿淡蓝色裙子的小女孩的妈妈。

她说,自己女儿睡觉时裙子都掀到大腿根了,老师不给往下拽拽就算了,还拍照片发到群里,这让自己感到非常不舒服。

上面这位妈妈消息一发出去,照片里另一位女孩的妈妈也立刻附和,一时间群里家长们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当然,参与讨论的家长分为两派,一派支持上面这位妈妈,觉得幼儿园老师这种做法不妥;另一派觉得上面支持的这派家长小题大做,孩子才上幼儿园,能知道什么。

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与权衡各方意见后,幼儿园方面决定采纳家长们的建议,实施新的午睡安排——男孩女孩分开睡。

01 为何一张简单的照片能触动家长们的敏感神经?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那咱们就得去了解一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性别角色发展是如何理解的?

我国有句俗语叫“女大避父,儿大避母”,说的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父母要适当的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避免过度亲密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可是这句俗语中的“大”到底是指多大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从孩子2岁起,就能够分辨出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差异,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通过观察他人的穿着、发型等来区分男女;等到了3岁以后,他们对性别的认知便会更加稳定,能够准确的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开始模仿与自己性别相符的行为。

比如,妈妈与2岁以下的儿子一起洗澡,他一般不会关心妈妈的身体与他的身体有啥不一样。

但到了2岁多以后,他便会对妈妈的身体产生好奇,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妈妈的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共区域,限制3岁以上的异性亲子进入特定的私密场所的原因,比如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等。

而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在3-6岁之间,这个阶段他们的性别意识已趋于稳定,所以,在午睡时将男孩女孩分开是有必要的,并非小题大做!

02 幼儿园“男女混睡”到底给孩子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随机问了身边几个有孩子的朋友,结果发现他们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大部分都实行的是男女混睡制。

当然,幼儿园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两种原因,一种原因可能是为了节省空间便于管理;第二种原因则可能是没意识到“男女混睡”的危害。

首先,导致孩子性别认知混淆

如果幼儿园3年期间,幼儿园一直执行男女混睡制度,那么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产生模糊感。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和异性的亲密行为是自然而然的,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不符合自己性别角色的行为。

比如,男孩可能变得过于细腻柔弱,女孩则可能变得粗犷、强势。

此外,一些心理学家还认为,“男女混睡”还有可能让孩子对异性的身体过于好奇,从而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比如掀开异性的衣服、被子等。

而这些行为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其次,导致孩子缺乏隐私意识

在写这篇文章查阅资料的时候,禾妈就发现有些幼儿园家长就曾经吐槽过类似的苦恼。

比如,有一位小女孩的妈妈就表示,自己已上幼儿园的女儿就经常缠着要跟爸爸一起睡,每次妈妈阻止她,她就说自己在幼儿园也是男孩女孩一起睡的。

孩子在幼儿园午睡,一般要脱去外套,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男女混睡”的环境,则会导致他们误以为可以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体,而这种毫无隐私意识的观念一旦形成,在日后将很难纠正。

最后,给孩子带来心里压力

生活中有些家长,尤其是女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会从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他们会告诉女儿:男女有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比如,不能在男孩跟前脱衣服,不能让男孩看到自己的隐私部位等。

对于这类孩子而言,午睡如果要挨着男孩睡,就会给她们带来心理压力,导致她们内心产生疑惑:妈妈明明教我与男孩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什么老师还要安排我跟男孩一起睡?我睡觉的时候要不要脱外套……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这种担忧和不安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导致他们出现自卑、抑郁等情绪问题。

03 最后给家长的提醒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禾妈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午睡尽量不要男女混睡。

当然,最后还要提醒各位父母,在孩子的性别教育上也不要用力过猛。

比如,在文章一开头的事件后,女儿班里某些女孩的妈妈,看到自家女儿跟男孩拥抱、牵手就会刻意阻止。

在儿童教育中,过度强调性别差异,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使他们局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中,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比如,导致孩子误以为男孩只能跟男孩玩,女孩只能跟女孩玩。

再比如,如果我们一直向女孩强调“女孩该文静、喜欢玩娃娃”,“男孩要勇敢,喜欢玩汽车”。那么孩子则有可能变得不敢去尝试其他可能更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活动。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性别、安全、隐私教育上,要把握分寸,切忌绝口不提,也不要矫枉过正,只要做到适度引导、自然教育即可。

比如,睡觉、换衣服时,让孩子逐渐明白需要在独立的空间进行,玩游戏拥抱、牵手等不影响孩子性别认知的行为,则也无需过度引导。

宠物蜘蛛可以带上高铁吗

阿拉斯加是不是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