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风险,人人都知道,特别是在收藏品领域,这一点尤为显著。很多普通人被昙花一现的热潮冲昏了头脑,跟风盲目投资,最终血本无归,成为无辜的“接盘侠”。我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有不少掉了进去这个大坑,都是成年人了,真希望大家准备花钱去买收藏品的时候,要擦亮双眼吧!
十几年前,邮票收藏在国内曾一度引发投资热潮。我父亲的一位老朋友便深陷其中,被种种传言迷惑,认为邮票收藏前景无限。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大手笔投入了可观的积蓄。他像着了魔一样,孩子在家生病住院时也不管不顾,只顾东奔西走,收购那些所谓的会增值的邮票。
那段日子,他们家里可以说是生活陷入了困境。男人的积蓄都花在了邮票上面,女人在家里哭个不停,但他对邮票的狂热热情丝毫未减。当时的确有不少人凭借炒卖邮票暴富,这无疑是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只可惜,好景不长,疯狂的热潮终将退去。
十几年过去,邮票热潮早已消退,他眼看着自己辛苦囤积的一箱箱邮票,如今竟连废纸价都不值了。最终,只能被扔进阴暗潮湿的旧单车库里发霉。回顾往事,他也是心中万分悲哀,即对不起妻子儿女,也没有给家庭带来财富。
普通邮票之所以没有升值空间,主要是因为它缺乏稀缺性。年代越久远,同类产品保存至今的就越少,才会显得难能可贵。而现代邮票就是普通的印刷品,由于大量发行,自然无法达到这一点。可见,盲目跟风毫无保障,需要对收藏品有充分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翡翠有“世间第三大宝石”的美誉,在十几年前几度的火爆,程度绝对不输邮票。我的一位姑妈便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姑妈原本是一个翡翠爱好者,由于两次在朋友的介绍下,因为翡翠捡漏获利,便对自己的眼光无比自信。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把当时准备给儿子买婚房的钱全部投入了翡翠买卖里面。最疯狂的时候,她甚至远赴缅甸边境买石头,几乎是赌上了所有家当。当时,中国的翡翠交易市场可谓红红火火,每天几十上百万的交易额也是常态。
优质翡翠的价格被无谓炒作到天价,其中不乏投机分子的推波助澜。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把翡翠“做大做强”的,居然只有中国人。
可是好景不长,自然是注定的结局。随着资本的撤离,翡翠市场的泡沫迅速破裂。姑妈赔光了全家的积蓄,丈夫对她有怨言,儿子对她也爱理不理。至今旁人提起这些事,儿女也是仍耿耿于怀,姑妈现在也是悔不当初。
翡翠之所以最终会崩盘,还是因为它的价值被人为过度夸大,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它无法摆脱投机品的本质,一旦资本撤离,就会像滥竽充数的气球一样迅速破裂。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更像是一种赌运气而非收藏,普通人轻易被蛊惑是可以理解的。
宗教文化饰品在收藏品市场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菩提子手串曾一度异常火爆,上至百万身家的富人,下至普通上班族,无一不为之疯狂。
我一位发小便深陷于此,曾经花重金购买了大量菩提手串,因为那时候正是菩提被炒的火热的黄金时期,他还一度经营得风生水起。
作为佛门法器,菩提子确实在佛教中有着重要地位,被视为修行者追求智慧的象征。然而,菩提子手串的热潮完全是由商业操纵而起。据说,一些商人为此还专门承包了尼泊尔当地人种的菩提树,把极其廉价的果实运回国内,高价卖给了收藏者。
在当时,菩提手串价格在一夜间被炒作到了天价,一串88颗珠子的手串就能卖到一两万元。我的发小尝到了甜头后,便深信这门生意的前景无量。
可好景不长,随着供大于求,大众对这东西的兴趣很快就转移到了,菩提子的手串终于无人问津,他不仅把之前挣的钱亏光了,还就此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其实菩提手串的热潮纯属商业操纵,与其宗教内涵无关。很多爱好者被它的宗教色的夸大宣传蒙蔽了双眼,对其价值产生了幻觉。毕竟在商业社会,一切都会被资本化,连宗教也不例外。因此,收藏文化饰品也需要特别谨慎。
收藏品投资,切忌盲目跟风。邮票、翡翠和菩提手串这三种收藏品,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缺乏真正的稀缺性和价值基础。它们的热潮,不过是人们盲目跟风和商家操纵的结果。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泡沫就会无情破裂。
因此,在收藏品投资领域,切忌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我们应当保持理性头脑,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拥有独立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考虑个人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从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收藏品种类。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接盘侠”。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