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过来咨询:“红宝石白毫银针能买吗?”
“啊,什么?我没听错吧?!”
“红宝石白毫银针,这是何物?”
见状,茶友解释,这是他在直播间看到的一款2011老银针。
主播介绍说,因为那款白毫银针的年份足够老,存满10年以上,所以外观才能陈化出这么漂亮的红宝石颜色……
故而,取名为红宝石银针。
茶友看到那款茶后,心里有些激动。
因为,超过10年陈的老银针哎,多稀罕啊。
自己喝了六、七年白茶,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喝年份这么老的银针。
关键吧,对方的要价也合理。
每斤只要八千八,如果单买半斤,四千多就能拿到手。
以现在的白茶行情,品质好一些的福鼎高山银针,哪怕是新茶,斤价在三、四千左右的也很常见。
而人家有零有整,存了足足12年外加6个月的老银针,半斤只卖四千,也算情理之中。
所以,看到这一幕,茶友狠狠心动了。
但是冷静下来,稍微转念一想,好像之前从来没听过这个概念。
所以,就有了开头的那个提问。
《2》
了解完整个事情的前因经过后,给那位在线上联络了好几年的老茶友一个友情提示。
不要再犹豫,千万不能买!
请注意背后的语气词,是不能买,而不是不值得买。
在这背后已经不是考虑,花斤价八斤多,买一款十年陈老银针到底划不划算的问题。
而是这样的茶,从一开始就不能考虑买。
因为,这样的红芽白毫银针是严重存坏变质的产物。
正常情况下,白毫银针的茶芽底色是绿的。
高山银针的芽头,构造独特,是笋壳状的。
内部造型,好似一颗竹笋。
从内到外,一共能剥离出5-7层之多。
每一层都是紧紧包裹着的叶壳,而这些叶壳的底色无一例外,全是活力满满的鲜活嫩绿。
并且,上面的每一层,都密密地覆盖着银白鲜亮的茶毫。
远而望之,新茶时期的白毫银针,茶芽色彩仿佛是雪化后的那抹新绿。
旧时,白毫银针的曾用名——绿雪芽因此得来。
绿,指芽头本色。
而雪,则是银白似雪的白毫颜色!
《3》
春茶季,将一颗颗饱满茁壮的肥芽采下来后。
经过萎凋、干燥,以及进一步的拣剔,制出成品,打包密封入库。
在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洁净的良好储存前提下,白毫银针的干茶底色不会贸然改变。
茶芽表面的细密茶毫,会从新茶时期的银白、亮白,转变成灰白。
像阴天的深秋,抬眼望向高处时,远方那一丛丛高昂的芦花颜色。
而芽头本身的底色,会从新银针的嫩绿、鲜绿,逐渐降低色彩饱和度,演变成墨绿、暗绿。
但不论再怎么存下去,白茶白毫银针的基础颜色,不会轻易改变。
白,照样是白。
绿,照样是绿。
当某款银针的干茶,芽头颜色从绿,180度大转弯,跨越成所谓的“红宝石”颜色时。
这样的红芽银针,本身就猫腻多多!
《4》
下午特意在那一柜子的素材茶里,找到了我们的样品。
一款同样是芽头发红的白毫银针。
只不过,它的年份没有开篇那款红宝石银针自夸的那么老,非要存满10年才变色。
实际上,那只是2018的银针样品。
才短短5年,也转出了通体暗红的颜色。
还记得三年前的夏天,特意取了一小捧做了一个实验——玻璃罐存银针。
实验足足进行了三个月,当时就能肉眼观察到,干茶颜色的变化。
由于玻璃罐是透明的,丝毫不能遮挡光线。
茶叶暴露在各种光线当中,容易加速氧化。
于是,待在玻璃罐底的那一捧银针茶芽,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苍老”。
从最开始的“芽绿毫白”,变成整体暗沉的状态。
短短数个月时光,瞬间就苍老了8岁、10岁。
等到实验结束,才发觉,那款样品银针的干茶,部分芽头微微泛红,颜色古怪极了。
凑近闻干茶,原本那股清鲜爽朗的毫香,消失不见。
仔细再闻,不仅是毫香消散了。
连正常的花香,以及新银针的鲜笋香,也一并消失。
总之,闻不到什么正常舒服的茶香。
可见,那款银针在不避光的储存环境下,受伤严重。
《5》
存茶不避光,会影响好茶的色香味。
因为光线会破坏茶叶内部的天然色素(叶绿素为主),以及芳香物质、茶味物质。
所以,那一小捧放在玻璃罐内的银针干茶,才会在短短数个月内出现明显的负面劣变。
等实验结束,从玻璃罐内取出干茶。
另外找了一个密封袋分装,手写上标签后,放在茶样柜里。
等到今年再次打开,过去三年的静置储存没有让那款受了伤的2018白毫银针恢复疗伤,而是情况变得更糟。
因为,干茶表面已经出现大面积泛红。
茶芽的底色,类似暗色调的铁锈红,而芽头表面的茶毫不仅大量脱落,连颜色也进一步变暗。
凑近闻了下,是一股难闻的怪味。
三分是古怪偏闷的巧克力味,七分是微酸的腐烂木头味,一点也不好闻。
对标我们仓库内,正常储存下的2018白毫银针,表现堪称天差地别。
科学化长期存老白茶,要讲策略。
外包装,要用三层包装严实密封,从内到外分别是瓦楞纸箱、食品级铝袋、食品级塑料袋。
并且,隔墙离地放在仓库内,全年365天用上抽湿机控制库房湿度,确保干燥防潮。
久存多年,存满5年的白毫银针,干茶芽头底色比新茶时略深些,但开箱刹那能闻到干爽的稻谷香、药香,以及几分细幽花香。
茶香清爽纯正,没有任何杂味。
反观那款放在玻璃罐内做了“实验牺牲品”,并且后期随意用密封袋潦草存下来的同期“样品针”,光是从变异的干茶颜色,以及难闻的干茶气味。
已经可以下定论,这样的白毫银针存坏变质严重,不能再喝!
《6》
想起之前回答过的提问。
“存坏变质的白毫银针,会有什么表现?”
其实,这次翻出来的红芽银针,颇具代表性。
存茶不密封、不防潮,会让茶叶跑气。
再进一步演变下去,当干茶内部的水汽越聚越多,会彻底受潮。
轻微受潮的银针,茶香消失,茶味变薄,水味和闷味出现。
再存下去,就会出现酸味、偏闷的巧克力味,气味闻着十分古怪。
而存茶不严实防潮+不避光保存的双重打击下,又会带来更糟糕的局面。
芽头发红,怪味闷味齐齐出现。
在没有闻到这股怪味前,隔着屏幕去看这样的红芽银针,或许会有部分茶客出于好奇,打算少量试一试。
但等你收到实物后,闻到这股可怕的怪味,没人能做到面不改色地喝下这样的变味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