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三章(散文)
农历丙戌狗年春节,一个家在广西桂平的学生邀请我去做客。而桂平大名鼎鼎,西山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老尼“龙姑”的名字如雷贯耳;洪秀全金田起义,早在上中学时历史教科书里就学到过;罗秀米粉也为我多年来所爱吃……于是便跟着他去了。三日后返身,遂有此小文。
西山是广西少有的几个全国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说它是广西最高、最长、最险峻、最秀丽、最漂亮、最奇特的一座山,大家肯定都不承认,我也不会这么说;但是,要说它是广西名气最大、地位最崇高、佛场最盛、香火最旺、文化气息最浓的山,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这么认为的。
自然,桂林山水的名气更大,但一则桂林山水是个整体概念,其山与水连在一起;二则桂林还没有哪一座单独的山能超过西山的。广西境内倒是还有些大山比西山更漂亮、奇特,前者如金秀圣堂山、贺州姑婆山、武鸣大明山、融水元宝山、上思十万大山,后者如乐业天坑群、资源八角寨、容县都峤山、龙胜龙脊梯田等,但他们或者不是以一座山来定位、或者名气不如西山。
在广西,以单独一座山而成为全国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而且还是级别很高的国家AAAA旅游区,西山是唯一的。并且广西的佛教协会也挂靠于此,作为广西最著名、最重要的佛教圣地,广西历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寺庙和庵堂,其盛名、其显赫,不由得你不信服。更何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公园亦与其毗邻。
再说,全国二十余处、七大主要的西山胜景,广西桂平西山也是其中名气最大、综合价值最高的之一,可与北京西山媲美。据当地旅游宣传资料称,“唯桂平西山称思灵山,有灵山、灵湖、灵泉、灵树、灵石”,“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
别说在全国,就是在广西,比西山漂亮、奇特的风景也并不少;而西山的著名、崇高,自有其另外的了不起之处。不过它也有它的漂亮与奇特。据当地旅游宣传资料称,西山撷萃了“黄山的松、泰山的石、杭州的泉、龙井的茶、普陀山的佛和华山之险、青城之幽”,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五胜称绝。其它倒也罢了,关于西山的石头、泉水、寺庵,在本文中却是要说一说的。
西山的石与大藤峡的石
西山上的岩石,并不是说座座奇特、处处漂亮,自下往上主要有碧云天、棋盘亭、姚翁岩、吏隐洞、试剑台、观音岩、栈道悬壁、虹桥、会仙峡等几个景点,所谓怪石嶙峋、石径通幽、陡如刀削、高挺临渊、形状各异、既多又大……倒也算得确切。
不过,其中最让我动心的还是那两处:一是棋盘亭旁的棋盘石,偌大的一块巨石,光滑平整,四角如切,其厚惊人,宽阔得竟达数十平米见方,像极了一个天然的巨大棋盘,完全可以几纵几横地刻划出巨大的方形棋格来;一是“会仙峡”,即为杭州飞来峰上人称的“一线天”:在两座刀削般的坚固、方形巨石之间,比仙客劈开还要均衡、规范地天然留出一条极狭(仅容一人通过)、极长(估计有数十米)、极高(估计亦有数十米)的峡谷或曰石路来,谷内两壁阴森潮湿,头上仅见一线天光,这头是山道弯弯、树林阴翳,走过那头便见豁然开朗,下临深渊,高瞻远瞩,可眺望到山下城乡房舍、车人奔忙、大江东去、田园葱郁,称之为“会仙峡”似乎也有些道理。
但要比起大藤峡的石来,西山的石就相形见绌了。大藤峡位于西江一段之浔江的支流黔江的上游(再往上便是著名的红水河),被称为整个珠江水系最大、最长的峡谷,也是整个中国瑶族聚居区最大、最长的峡谷,又称为“小三峡”、“广西的三峡”,连当年并未亲莅过桂平的一代天骄、人民领袖毛泽东,亦为之激赏,还欣然为其亲笔题名。据说早在明朝时,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此乘风破浪。
大藤峡被拿来与著名的三峡相提并论,并非浪得虚名。乘大型游船溯流而上,极目远望,只见江面开阔,天高气爽,碧水清澈,倒映如画,波浪湍急,漩涡成群,澜飙呼应;两岸山峦连绵,崔嵬肃穆,树林成片,村庄时见,礁石似弩、崖石似军、峰石似仙,非常磅礴雄浑、壮丽绚烂,与秀气、奇妙、宁静、闲适的漓江山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还真是像极了长江三峡。
这里主要说说大藤峡的三处杰出石景:
一是弩滩的礁石。因时值深冬,枯季水落,江流变浅,礁石尽露。弩滩真可谓名副其实,两岸礁石均排成长列,还上下多级,断层岩形状规则,神肖木弩,箭镞被装,架地如阵,秩序井然;如两军对峙,针锋相向,弓弦拉满,引而不发,正待一声令下,即可万箭穿云而去,其场面甚为壮观。这莫非正是昔日当地一次又一次民众掀起的抗敌暴动?
曾前后历经二百七十余年、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明朝瑶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隋朝俚族农民起义旧址、大成国农民起义旧址,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农民运动——金田起义的爆发地,也都离这儿不过咫尺之距呢!可谓神奇。而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二是江峡腹地某段两岸高山上的成片崖石,几乎每一处崖石就是一个逼真的人头,眉目非常完整,鼻嘴也丝毫不缺,实在是面貌清晰、各人不一、栩栩如生,而其头像独特、五官典型、棱角鲜明,像极了一位又一位阳刚、粗犷、朴实、魁梧的男性英雄人物,甚至与昔日的当地民众无异。而这一个个人像屹立、紧靠在一起,这成片的崖石,简直就是天生的大型群体浮雕了,它们不正像是千军万兵、队伍浩荡吗?它们摩拳擦掌、呼兄喊弟、团结一心、士气大振,这又不正是昔日当地一次又一次民众暴动的展现吗?
遥想多年前,我曾去广西百色澄碧湖景区游览,见湖区深处亦有一座颇有名气的崖石,酷似一个男性人头,当地人声称那是他们壮族的先祖——神话人物雅芒。可在这里,竟是有成千上万的逼真崖石、亦即成千上万的英雄形象啊!
三是江峡腹地另有某段的北岸一高山之巅,有一峰石峭然孤立,直耸云端,如一婀娜多姿、衣袂飘飘之仙女,正在搔首弄鬓、展颜远眺。不时,每当云雾缭绕、群峰氤氲、山色迷离之下,那远方的景致更显得缥缈若仙境、朦胧若梦幻,仙女峰也更见绰约、优雅、含蓄、神秘,因而更加美不胜收。大家都知道,在长江三峡的巫峡一段,也是有一座著名的巫山神女峰;而大藤峡的仙女峰,看来与其有得一比,并不逊色多少。而大藤峡的可以称为“小三峡”,也就更确切、更相配了。
但此三处这么有特色、这么精彩的景点,完全可以成为全国性知名旅游品牌,当地主管部门与文人墨客却缺乏发现、重视、加工、宣传,实在是遗憾。
西山的泉与大藤峡的泉
据当地旅游宣传资料称,西山曾经是泉水非常多、也非常有特色的,所谓“泉甘”还是西山的五大名片之一。可以想见,那时一定是清流潺潺、泉眼汪汪,处处润泽、时时水灵。
但是,据我的推测,这些年来,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与改造,全球气温变暖、环境恶化、水源枯竭;这些年来,西山上的僧尼、职员、商家、住户、游客越来越多,各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我这次到西山又是岁初旱季、枯水之期,所以一路行来,天然泉水鲜见罕有,《西山导游图》上标示的山左之“云台曲水”、山右之“濂溪飞瀑”,都已经干涸不见了;山上之鼎泉、灵泉等,都基本上是只见泉眼、不见泉水了。山径两旁的屡屡井水口,如今成鼠洞;段段溪流里,唯有残叶枝。只有山脚的思泉湖一泓碧波、水平如镜,估计倒也有数十亩的较宽水面,但可能还是从远处的浔江里抽水上来的;以及半山腰那个著名的乳泉。下面我就主要介绍一下乳泉。
乳泉是西山上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眼泉水,西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西山之所以说是“泉甘”并成为其五大名片之一的主要证据。可惜我并没有喝到、或者说我并没有花钱去买那乳泉水喝(是的,喝泉水要另外买票),则乳泉水究竟甘甜不甘甜,其水味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是神奇之处,我并不知道。据说西山本地所产、有“广西龙井”之称的棋盘茶,也必须用乳泉水泡制,才能达到最佳品茗效果,我也同样没有这个口福,亦没有发言权。
这座名泉位于著名的龙华寺背后,其“乳泉琴韵”是西山“老八景”之一,而且还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是在房后檐下,巨岩为壁,古树掩映,小庭自囿,加之有清冷泉水日夜汩汩,此处显得阴凉而僻静,端的是避暑胜地。也许正因为乳泉是西山的标志之一,有其神奇、神秘的特征,或者更是其主管部门的特别保护(甚至说不定还有什么“特别手段”),在整个山上其他泉眼都已枯竭、其他清流都已断绝的今天,单它仍能一枝独秀,水长出、泉常在。乳泉旁的岩石上,刻着“乳泉古井”四个较大的古体字,并有某杭州人的题字“西山乳泉龙井虎跑共比美”。据说,连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都曾为其作过诗:“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昔日,孙中山、李宗仁等名流也都曾在此驻足过。
不知是何处所评,说西山乳泉是中国三大怪泉之一,清泉喷乳,其水奇白,状如奶汁。从泉眼里冒出来的,竟然不是一般的清水,而是乳白色的奶汁,自然是非常神奇、罕见了。但不知那是什么滋味?是如乳汁,还是如石灰水,还是依然如平日的“甘甜”、“清冽”之泉水?它又是怎么形成的?是岩石中的化合物,还是植物中的汁液?似乎尚无统一意见,亦无科学探测。要真有了原因,也许其神奇、神秘就大打折扣了吧。不过,据说它也是偶尔才喷一次的。要真是经常喷,同样没有这么神奇了。鄙人缘分尚浅,未能晤上它的精彩表演,便暂且收笔。
西山乳泉就是这样了,可我更喜欢大藤峡内雨丝洞的泉水。乳泉自然有其神奇、神秘之处,有其悠久的历史、显赫的声名、不俗的价值;而雨丝洞的泉水尽管在历史、声名、价值上不如乳泉,但若就神奇、神秘言,就它的独特性、可观性言,它并不逊色于乳泉,甚至有超过的地方。
雨丝洞位于大藤峡内北岸一个小峡谷的深处。其实它不应该叫洞,而是一个峡谷、瀑布、深潭、泉水。当地旅游宣传资料说它“胜似水帘洞”,“水帘”二字倒还恰当,比“雨丝”二字更好,但仍不能名之为“洞”的。我认为最好是可以叫“仙(神)雨潭”或“雨泉”。
这是一个很幽深、狭窄、漫长,同时也很阴凉、茂盛、天然的山谷,野花烂漫、水草丰沛,谷内灌木、乔木长得茂密、繁盛,把本来就很窄的谷与路都遮得很严实,枝干靠得近、藤叶压得低,稍高的人根本都钻不进去,像我这样偏矮的人都得把头用力勾着才可慢慢通行。好在如今是少雨季节,要不山溪暴涨、谷底水满,游客还没法沿石径而入呢!
谷内还到处长着世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恐龙的食物——桫椤,更增添了它的古老、天然、神秘。峡谷幽深、地形险峻、藤蔓蔽天、溪流蜿蜒,而石径虬曲、跌宕、错落、古朴,忽而路穷谷尽、忽而豁然开朗,真让人有一种访幽寻仙、探险猎奇之感。沿途另有瑶池、寿龟、鹊桥、情人石等景点,但都很一般,只有最后到了那“仙(神)雨潭”(或“雨泉”),那才真叫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呢!
这是山峡的最深处,周围如铜墙铁壁般是陡峭如削、高达数层楼房的青色崖石,从峡顶的数平米见方的石孔中,一注山泉倾泻而下,据说有近六十米的高度,如银河倒垂、飞珠碎玉,跌落入谷底清幽、深邃的石潭中,再漫出潭面,沿溪流出峡,颇为壮观。
六十米高的瀑布(或曰雨泉)倒还罢了;因为此地的峡谷顶部与崖石四壁,长满了树丛、藤蔓,它们也吸纳山泉、细雨、溪流、雾岚,将其变为水珠、清流,往下或滴或洒,碰到游人脸上、肩上、手上、脚上,那种清冷、凉爽的感觉,真是美得无法形容。特别是酷暑伏天,人们在外面的烈日曝晒下,炎热难忍,但一旦闯进这里,让你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顿时尽消,浓荫之中且有凉雨拂面,实在是周身舒畅。
六十米高的瀑布(或曰雨泉)倒还罢了;谷底的石潭据说深达二十八米,别看才十来平米见方小的面积,竟然放得下数层的高楼,叫人不得不惊讶,不得不觉得它的神奇与神秘了。难怪这潭水(或曰泉水)是这样的清幽甚至有些显得青黑,谁叫它是如此的深不可测呢!在中国民间,谷潭本来就是很神秘的东西,更何况有这么罕见的深度!在此之前,我还没听说过有这么深邃的谷潭的。
所以,还算去过祖国各地一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奇地异景的我,这次是大为吃惊与景仰的了。我难得地站在潭边老久、老久……
西山的寺与谷山的庙
西山是广西的佛教圣地、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自然非同小可。山上寺庙多处,龙华寺、洗石庵、观音岩、飞来寺、畅禅山庄、功德山庄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还是龙华寺与洗石庵两处,堪称全广西历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寺庙、庵堂,在整个华南尤其两广地区都声名远播。
前者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后者则是当年著名的龙姑的出家之地,也是全国重点尼庵之一。前者是始建于宋代的千年古刹;后者则始建于清朝顺治三年,至今也有三百五十余载悠悠岁月。前者取名于“龙隐添诗境,华严说佛经”(龙华寺的名字,全国并不仅此一家,如上海、武汉、北京、绍兴等地也有),自然是宝殿巍峨、金佛辉煌、香火鼎盛、信徒络绎;后者则尤其名望赫赫,富有传奇色彩,因为它是西山的最大名片之一——已故老尼龙姑(亦即释宽能法师)曾经的削发清修之处。许多人来西山游览,除了想感受一下它的幽静、清凉,便是奔释宽能而来的。
对这位老尼我久闻大名,关于她有很多传说,她的经历非常丰富、曲折、独特、神奇,许多人为她写过文章,甚至还专门著过书,广作颂扬,这里不多赘述。老尼终生不凡,高寿耄耋,圆寂火化后留下了几颗滚圆、晶莹、通体如玉的生身舍利子,据说是有史记载的世上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而成为西山又一主要标志物。对于僧侣们的舍利子,世间传得极神,咱修行有限,不加妄论;且此次步伐匆匆,未得瞻仰。
西山寺庙固然了不起,但我还是要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对谷山庙的介绍上。
谷山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位于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地金田镇去往隔壁平南县境内的一条毛坯公路旁。谷山庙也不过是一个乡间小庙,其名气根本无法与西山古刹名寺相提并论,但因为它的特色与灵气,仍能吸引远近各地不少虔诚的香客百姓前来朝拜,甚至有广东人、湖南人乃至港台同胞,于是终日香火袅袅,长年香客不断。
如果说西山大庙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谷山小庙则像一个清丽贤淑的小家碧玉;如果说西山庙是一代名媛,谷山庙则是可爱村姑。西山大庙固然巍峨、辉煌,但与我曾经去过的全国各地古刹名寺大同小异;谷山小庙小则小矣、土则土矣、陋则陋矣、拙则拙矣,却能不模仿他人,自成一统,独具特色,异常脱俗,兼有地方性、实用性、神秘性、寺佛性,并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此种风格的庙堂为我向来所未见未闻。
此庙位于两座大山相夹的一个垄坪(本地叫“垌”)一侧,两山完全是“左青龙、右白虎”的优良形势,周围也算得地盘开阔,旁边有一带小河呈弧状流过,河水清澈,岸边杨柳成行,倒影秀美,风水甚佳,风景亦不错。
此地多系迁自广东的客家人,其祖先最善风水之道,当初要择此处久居,定然有过一番很好的且迁徙且考察。谷山庙建于该地,首先就占了风水、风景两大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其庙宇本身的内容。
谷山庙并不按照人家寺庙的建造套路,不搞什么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如来观音、五百罗汉、四大金刚、八部天龙之类,当然它也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它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造像,把当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者是客家人的一些杰出祖先供奉在神龛灵位上,诸如大官、富商、书生、武士、名匠、宿耆等,就连送子观音、玉皇大帝的形象也照当地人模样塑造,他们的穿着、相貌、神采都与当地人无异,让人觉得亲切、质朴甚至生动、可爱,而大家也容易接近、容易达到。在这里,求做官发财、求读书经商、求子求婚求医求寿求耕求收……尘世间人们所需要的,它都可以满足你。
四周墙壁上挂着几幅彩绘图,亦都是出自他们自己的手笔,什么皇帝、神仙、菩萨、龙凤……亦都依他们自己的想像,任意为之,尽管手法朴拙、形象土气,却清新鲜活、极具个性。
塑像顶上大梁两头横着几块幡联,各书几个与佛经、祈祷有关的浓黑大字。庙里人员宣扬着:“你要是仔细看它一段时间,这些字是自己知道移动一些位置的。这种情况在其他任何寺庙里你都看不到。”文字没有腿脚,怎么会自己移动?我真的盯了它们几分钟,果然有几个字沿着幡联往左移了一点点。竟有如此神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视觉暂留的缘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寺庙真的没有这种现象。带着这种将信将疑,我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