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包用品网

一对夫妇同时感染鹦鹉热:鸟传人的警示

04-16

近日,浙江宁波72岁的翁奶奶出现高热、肺炎等症状,不得不到医院救治,她最终被确诊患上了鹦鹉热。让人想不到的是,让她得这个病的“祸首”竟然是大半月前飞来家中的一只小鸟。什么是鹦鹉热?它是如何传染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收养小鸟老两口先后患上鹦鹉热

翁奶奶不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家附近的医院做肺部CT,提示其右肺下叶炎症,经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遂被家人送到了唐山弘慈医院的感染(肺病)科接受住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面对棘手的病情,医生梳理发病经过后将关键点聚焦在了一个细节上,翁奶奶家中大半月前飞来一只病恹恹的小鸟,因其恋恋不走,便收养下来,后又买了一只鹦鹉共同饲养。结合老人的肺部CT影像,翁奶奶被确诊为鹦鹉热。经过4~5天的治疗,老人症状得到了缓解。

令人没想到的是,翁奶奶痊愈没多久,她的老伴林爷爷也出现了发热,有了翁奶奶的“前车之鉴”,医生对林爷爷“对症下药”,林爷爷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鹦鹉热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鹦鹉热又叫鸟热,鹦鹉热的病原体既非病毒也非细菌,而是一种“衣原体”,但鹦鹉热感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罕见,主要通过鸟类传播给人类,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鸟类及哺乳动物,在与人群密切接触的鸟类如家鸽、鹦鹉,家禽及野生动物等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因本病最初多在玩赏鹦鹉的人群中发现,故名鹦鹉热。后来发现,其实鹦鹉之外的其他多种鸟类如鸭子、火鸡等,均可感染这种疾病而具有传染性。被感染的鸟类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如果人吸入了病鸟干燥的排泄物微粒,或被咬伤,甚至短暂近距离接触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下面4种:

1.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

2.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则可经有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

3.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

4.在鸟类之间也时有传播,以通过携带衣原体鸟屎所污染的食料与空气为主。

患了鹦鹉热有什么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5天到14天,最长有45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相比于一般的细菌引起的肺炎,鹦鹉热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肺外表现,例如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远离鹦鹉热做到这3点

近几年,我国各地都陆续收治到有零星散发鹦鹉热感染患者,甚至有人因此丧命。频繁密切接触鸟与禽类的人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想远离鹦鹉热,要做到:

1.减少鸟禽饲养,不随便收养来历不明的鸟禽;

2.观赏、饲养鸟禽时注意防范,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3.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活禽,食用家禽时煮熟煮透。

医生提醒市民,如果发现鸟禽类出现炸毛、嗜睡、不吃东西、拉稀、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状,需及时将其隔离并尽快送至兽医处理。

题图| 羊城晚报资料图

编辑:李可欣

宠物运输的快递公司价格

宠物医院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