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东方的神州大地上,奔腾的黄河犹如一条咆哮的巨龙。在巨龙中下游的平原上,孕育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2002年春,在夏都二里头遗址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发掘出一块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和一只铜铃。这块龙形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2-9毫米,厚度仅1毫米左右。它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冲击效果。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可谓“超级国宝”,因此也被命名为“中国龙”。
这个龙形器头向西北,尾向东南,曾腾跃升天状。
根据《周易》所述,西北为乾,代表天。在古神话中,西北是天帝的居所。
而先秦诗歌总集《诗经》描绘周王室祭祀的场面时,又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诗句。
龙往来于苍茫天地之间,自由随性,与仙人为邻、为仙人之驾,被视为得道升仙的媒介与工具,故有黄帝驾龙升仙、洛神乘龙车等众多典故传说。而铃,即“叮咛”,代表神灵对人的言语。
绿松石龙形器与铜铃一起出现,专家推测,这应该是夏朝巫师用来沟通人与神灵的器物,并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为何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对龙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说文》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的形象与古人的星象崇拜有关。
中原,自古以来以农耕为生,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雨水就是农业的命脉。然而,这里地处温带季风气候之下,对农业至关重要的春季却少有降雨。
斗指东,天下皆春。春分时节,作为二十八宿第一宿的角宿,通常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
于是古人将代表以角宿为首的东方七宿想象为一条青龙,角宿,就是青龙的龙角。人们希望它具有风雨雷电的力量,能够带来一年的风调雨顺。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二十八宿共同构成了古代的星象崇拜,也代表着古代先民对主宰雨水的龙的重视和崇拜。
龙年说龙
龙年春节年初一至初八
来郑州龙湖金融岛迎新春大象庙会
热热闹闹过大年